腦組織與神經系統產生破壞,所以被“掩體終結者”致殘的美軍官兵基本上都成了瘋子。根據共和國在戰後公佈的資料,塞班島登陸作戰中,幾乎所有被俘美軍官兵都出現了智力障礙,半數完全喪失自我生存能力。比殺死一個人更加殘忍的,肯定是讓他發瘋。
當然,“掩體終結者”也是極為昂貴的“先進武器”。
即便得到了海軍陸戰隊的批次訂單,“掩體終結者”的成本價也超過了陸戰隊的所有主戰裝備,更別說那些彈藥了。這也很好理解,作為智慧武器,“掩體終結者”中最昂貴的就是具備初級智慧的火控計算機。
問題是,比起陸戰隊官兵,“掩體終結者”的價格問題就不那麼重要了。
要知道,按照戰時標準,1名工人1年就能生產10臺“掩體終結者”,按照軍人價值為工人的2倍計算,為了拯救1名軍人的生命,消耗20臺“掩體終結者”也不會虧本,如果算上陣亡軍人家屬撫卹金等等,那還賺了不少。
正是如此,在塞班島登陸作戰的後期,“掩體終結者”幾乎成了陸戰隊的萬金油。
按照陸戰隊的作戰記錄,到塞班島登陸作戰結束的時候,總共使用了4200多臺“掩體終結者”,而回收的不到500臺(如果沒有遇到地下工事,“掩體終結者”還能由地面上的操控人員回收再利用,也就是說消耗了3700多臺。按照美軍的作戰記錄,塞班島上的地下防禦工事在6000個左右,按照半數被摧毀計算,差不多也需要3000多臺“掩體終結者”,所以共和國陸戰隊的消耗不算驚人。
當然,“萬金油”不是萬能的。
面對共和國陸戰隊的“新式武器”,在防禦手段非常有限的情況下,美軍只能改變防禦戰術,即不再依靠地下工事被動防禦,而是來到地面上,與共和國陸戰隊交戰。
因為美軍缺乏重灌備,所以反擊行動主要在夜間進行。
如果說“掩體終結者”讓美軍發瘋的話,那麼美軍在夜間的反擊行動就讓共和國陸戰隊的官兵難以忍受。
根據共和國陸戰隊在戰後做的統計,大約半數傷員都是因為忍受不了美軍在夜間的反擊與騷擾,在情緒失控的情況下做出錯誤舉動,而被美軍打傷。另外,在塞班島登陸作戰期間,至少有400名陸戰隊官兵因為“精神狀況不適合繼續作戰”而被送離戰場,而這些官兵幾乎都是因為得不到足夠的休息而過度緊張,最終精神崩潰。
對軍人來說,這就是戰爭最殘酷的地方。
某些極端情況下,過於巨大的精神壓力,往往給人生不如死的感覺。雖然這只是暫時性的極端情緒,只要能夠冷靜下來,就不會做出愚蠢舉動,但是在戰場上,不但不具備必要的條件,也很難得到幫助,所以這種暫時性的極端情緒會對官兵的生存造成巨大威脅。按照一些軍事心理學家的分析,絕大部分的戰鬥傷亡都與情緒失控有關,而軍人在戰場上犯的錯誤,也與情緒失控有關。
更重要的是,這種磨難很難忘記,往往會伴隨一生。
如果在和平時期,還可以以提前退役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可是在戰爭時期,在完成兵役之前,軍人是沒有資格選擇退役的(共和國與美國都有類似的兵役制度,即在服役滿多久之後就可以退役,而不是戰鬥到死、或者活到戰爭結束),也就無法用提前退役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當軍人不得不忍受精神折磨的時候,往往會以更加極端的方式來緩解壓力。
比如,屠殺戰俘!
塞班島登陸作戰後,共和國當局至少處理了200多起與殺俘有關的軍事案件,並且判處了數十名軍官。雖然共和國當局沒有公佈任何與之有關的詳細資料,比如到底有多少美軍官兵在投降後被殺害,以及有多少共和國軍人捲入其中,但是從戰役的結果,也就是隻有不到一成的美軍官兵成了俘虜來看,在塞班島戰場上,殺俘的情況肯定不罕見。只是以當時的情況,很多殺俘行為都顯得模稜兩可,比如因為語言障礙,在美軍官兵投降的時候,共和國軍人理解錯誤,從而開火擊斃投降的美軍官兵。總而言之,關於共和國陸戰隊也包括後來參與太平洋戰爭的陸軍部隊在太平洋戰場上的殺俘行為,直到戰後都存在爭議,而且爭論最大的就是殺俘行為是個體事件,還是群體事件。
事實上,誰也不能否認,在任何一場大規模戰爭中,殺俘事件都不可避免。
不管怎麼說,這場血腥的登陸作戰,讓共和國與美國軍人嚐到了世界大戰的味道。
直到8月11日,最後一支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