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4部分(1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根據以往的實戰經驗,特別是馬里亞納海戰的交戰情況,在受到J…22威脅時,美國海軍艦載航空兵的攻擊半徑一般在1500千米左右,而且這包含了遠端反艦導彈500千米的最的射程。

由此可見,美國海軍航空兵的作戰半徑優勢並不明顯。

這也不是說美國海軍沒有別的優勢,如果只需要攻擊1500千米外的目標,除了艦載航空兵之外,美國艦隊還能充分利用護航戰艦上的重型反艦導彈、以及具備攻擊海上目標能力的遠端巡航導彈。當然,前提條件是,美國海軍對艦隊防空能力有足夠的信心,降低護航戰艦的防空導彈攜帶量,增加攻擊彈藥。

不管怎麼說,美國海軍要想對付正在紐西蘭北部海域活動的共和國海軍艦隊,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考慮到一些實戰中無法避免的問題,美國海軍就沒有任何優勢可言了。

別的不說,艦載航空兵出動是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情況下,1艘航母出動60架戰鬥機的話,大約需要15分鐘到20分鐘,而組成編隊發起進攻還需要15分鐘,也就是說,組織一次攻擊至少需要半個時。對於最大航行速度為70節的主力艦來說,半個小時能夠航行35海里,也就是大約65千米。一般情況下,艦載航空兵攻擊1500千米外的艦隊時,到達時間為45分鐘,而主力艦在45分鐘內能夠航行大約97千米,反艦導彈完成攻擊還需要幾分鐘,因此主力艦隊在遭到攻擊之前,已經航行了165千米。由此可見,就算美國海軍艦隊不打算回收攻擊機群,等到攻擊完成,開始甄別攻擊結果的時候,主力艦隊已經將距離縮短到1335千米。

結果可想而知,“秦”級與“唐”級的主炮對這個距離上的航母具有毀滅性打擊能力。

事實上,這也正是美國海軍一直在竭力避開共和國海軍主力艦隊的原因。

要知道,共和國海軍的第三艦隊裡,4支艦載航空兵聯隊的主力都是J…22戰鬥機,即平均每艘航母搭載了上百架J…22(“重慶”級能夠搭載120架J…22,“上海”級則只能搭載90架J…22),按照一次出動半數戰鬥機計算,也能在一場戰鬥中派出210防空戰鬥機,而這麼多的J…22能夠在一場空戰中攔截3到5倍的敵機。照此計算,美國海軍需要投入630架到1050架護航戰鬥機才能確保攻擊機群順利發起攻擊,而美國海軍的9支艦載航空兵聯隊最多隻有540架重型戰鬥機,就算加上部署在豪勳爵島與海上基地上的重型戰鬥機(因為距離戰場太遠,所以部署在豪勳爵島與海上基地上的重型戰鬥機的作戰效率非常有限),美國海軍也很難保證在攻擊中奪取制空權,哪怕是暫時的制空權。

對於沒有主力艦隊的美國海軍來說,如果不能奪取制空權,就只能避開對方的主力艦。

如此一來,美國海軍也就只能選擇在共和國海軍的主力艦無法作戰的時候,也就是在炮擊紐西蘭的戰鬥中用光了炮彈,不得不進行補給作業的時候下手。

實際情況會如此理想嗎?

共和國海軍敢於在岸基航空兵還沒有部署到位的情況下南下爭奪制海權,關鍵就是擁有2支主力艦隊,具備在“肉搏戰”中全殲美軍艦隊的能力。也就是說,就算需要在與美軍艦隊交戰之前摧毀紐西蘭的美軍基地,消除潛在威脅,也應該使用艦載航空兵,或者說護航戰艦上的攻擊武器,而不是在一開始就用掉決定性的作戰力量,從而在真正具有決定性的海戰中掌握絕對主動權。

問題是,轟擊紐西蘭的確實是主力艦隊。這一點,從炮擊現場的爆炸情況,即炮彈爆炸產生的破壞就看得出來,那是900千克級電磁炮的傑作,而450千克級電磁炮與200千克級電磁炮的威力根本沒有那麼大。更重要的是,這確實是2支主力艦隊而為,而且2支主力艦隊裡的16艘主力艦均消耗了六成以上的彈藥。這一點,從炮擊規模,即落在紐西蘭的炮彈數量就看得出來。不管怎麼說,“唐”級只是“秦”級的小規模改進型,兩者的主炮備彈量相差不大。

當然,也有人對此抱懷疑態度。

按照美軍第三艦隊的作戰記錄,艦隊司令做出迎擊共和國海軍艦隊的決策之前,就有參謀提出質疑,認為炮擊紐西蘭的不是主力艦,因為共和國海軍沒有理由在打擊地面目標的時候消耗專門為對付海上目標而開發的900千克級電磁炮。事實上,在對付地面目標時,也很少有用到900千克級炮彈的機會,450千克級炮彈就能對付幾乎所有地面目標。按照這位參謀的判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