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4部分(2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共和國海軍肯定開發出了某種大威力彈藥,使450千克級炮彈的爆炸效果看上去與900千克級炮彈相差不大。也就是說,轟擊紐西蘭的是主力艦隊裡的護航戰艦,而不是主力艦。

暫且不說這位參謀的判斷是否正確,即共和國海軍有沒有開發新式彈藥,至少他的戰術觀點是正確的,即共和國海軍沒有理由用那些對付大型戰艦的彈藥去對付地面目標,也就沒有必要讓主力艦參與炮擊紐西蘭的作戰行動。

問題是,這位參謀的判斷沒有得到佐證,即美國海軍沒有掌握相關情報。

可惜的是,這位差點扭轉戰局的美國海軍參謀軍官並沒有得到上帝的眷顧,沒有能夠活到海戰結束的時候,也就沒有能夠成為改寫歷史的大人物。

事實上,那位美軍參謀猜得也不是完全準確。

雖然開發新式彈藥不是問題,但是受“限武談判”影響,在只能用新的爆炸原理來提高彈藥威力的時候,共和國海軍暫時還沒有辦法以化學能的方式,讓450千克級炮彈的威力達到900千克級炮彈的水準。

也就是說,炮擊紐西蘭的不是護航戰艦,確實是配備了900千克級電磁炮的戰艦。

當然,肯定不是主力艦。

這就是共和國海軍專門為打擊澳大利亞而投資開發的新式火力艦,準確的說,是新式火力模組。因為火力艦的航行速度比戰艦慢得多,特別是在滿載的情況下,最大航行速度只有45節,所以為了滿足戰術需求,共和國海軍還專門改進了4艘火力艦,為其配備了功率更大的推進系統,並且透過減載的方式,使其最大航行速度達到70節。萬幸的是,即便在減載的情況下,火力艦的彈藥攜帶量也比主力艦多得多,4艘火力艦攜帶的炮彈就與12艘主力艦攜帶的炮彈相當。因為主力艦執行戰鬥任務時,不可能全部攜帶對地攻擊彈藥,甚至得無法以對地彈藥為主,所以在一場戰鬥中投擲相當於10到12艘主力艦攜帶的炮彈,就能讓美軍相信,轟擊紐西蘭的是2支主力艦隊,而不是1支主力艦隊。

可以說,這4艘火力艦還決定了海軍艦隊南下的時間。

正是因為這4艘火力艦在1月31日夜間到達萬那杜,共和國海軍艦隊才在2月1日清晨南下。為了避免打草驚蛇,4艘火力艦全部偽裝成了快速補給艦(補給艦也採用了模組化設計與建造方式,所以只需要增添幾個補給模組,就能把火力艦偽裝成補給艦),並且全部編在補給艦隊裡面。更重要的是,要為3支戰鬥艦隊提供補給,所以補給艦隊的規模非常大,多4艘補給艦與少4艘補給艦都不會引起美軍猜疑。

有意思的是,美軍的大膽行動,竟然連共和國海軍都沒有預料到。

根據共和國海軍的作戰計劃,炮擊紐西蘭的目的是要讓逃逸的第34艦隊返回戰場,即在紐西蘭附近海域與第34艦隊決戰。如此一來,在炮擊了紐西蘭之後,肯定得讓某支主力艦隊留在炮擊海域,甚至得設法南下,攔截返回紐西蘭的第34艦隊,另外一支主力艦隊則在航空兵的掩護下向西南方向穿插,攔截趕來增援的美軍第三艦隊。雖然“秦”級在雅浦海戰中擊敗了美國海軍的“長灘”級,用實戰證明了自身的戰鬥力,但是從戰術出發,也應該讓第二主力艦隊,即以8艘“唐”級主力艦為主的艦隊南下對付第34艦隊,讓第一主力艦隊去攔截美軍第三艦隊。

因為在這個時候,共和國海軍還沒有與美國海軍遭遇,所以艦隊按照計劃在行動。

客觀的講,這一戰術安排沒有大的問題,從這一戰術安排就看得出來,共和國海軍對南下爭奪制海權的作戰行動有比較清醒的認識,特別是對在沒有支撐的情況下,資訊掌握程度的認識非常清楚,即在沒有辦法準確掌握戰場資訊的情況下,只能盡最大可能的讓計劃變得靈活一些,免得在遇到變數的時候難以應對。更重要的是,在資訊不透明的情況下,美國海軍也很有可能採取積極主動的行動,也就是讓第34艦隊北上,藉助戰場環境複雜的有利條件,在紐西蘭附近海域打一場突襲戰,不說全殲共和國海軍艦隊,只要能夠在一場戰鬥中打垮1支主力艦隊,美國海軍就能奪回主動權。受此影響,共和國海軍沒有理由不把打擊第34艦隊放在首要位置上。

受此影響,共和國海軍在制訂計劃的時候並沒想到,殺來的不是第34艦隊,而是第三艦隊的其他幾支戰鬥艦隊。如此一來,在面對第三艦隊的9支航母戰鬥群的時候,共和國海軍只派出了1支主力艦隊,外加由4支航母戰鬥群組成的“航空支援艦隊”(因為4艘航母全部搭載幾乎沒有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