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5部分(3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的角度考慮,陸戰隊還是得對外交談判寄予希望,至少得讓法國當局讓共和國的艦隊經過法屬波利尼西亞。

事實上,法國當局也沒有理由跟共和國作對。

別的不說,在聖誕島與拉羅湯加島落入共和國軍隊手裡之後,就演算法國控制著共和國軍隊進軍南美洲的必經之地,共和國也沒有必要在這個問題上向法國做出太大的讓步,甚至可以直接出兵控制法屬波利尼西亞。從大局考慮,在共和國肯定會贏得太平洋戰爭的大前提下,法國更加沒有理由以共和國盟國的身份來反對共和國在太平洋上的作戰行動,並且由此對法國的根本利益造成致命危害。

2061年5月底,法國當局同意協助共和國在東南太平洋上的作戰行動。

當然,法國當局做的不僅僅是開放法屬波利尼西亞的軍事基地,畢竟在這座位於世界角落的群島上也沒有幾處像樣的軍事基地。當時,法國政府做了一件非常關鍵的事情,那就是出面遊說英國政府,要求英國當局向皮特凱恩群島的駐軍下達投降命令,以此挽救上千名英國軍人的生命。為了說服高傲的英國人,法國當局在共和國這裡獲得了保證,即英國軍隊投降的話,將切實保護英軍戰俘的基本權利。當然,法國當局在與英國政府接觸的時候也做出了保證,即法國將向共和國提出看管英國戰俘的要求,並且在戰爭期間切實保證所有英軍被俘官兵的人身安全。

問題是,當時被俘的、或者說註定被俘的不僅僅是皮特凱恩群島上的那1000多名英軍。

根據共和國當局公佈的戰報,到2061年5月底,在戰場上被俘的英軍超過85萬,至少有70萬在共和國的戰俘營內。也就是說,英國政府要求的不僅僅是1000多名英軍被俘官兵的人生權利,還有其他幾十萬被俘官兵的基本權利。

可以說,這也是法國與共和國在戰爭問題上的最大分歧。

到2061年5月底,也就是法國做出讓步的時候,共和國當局只同意按計劃、分步驟的將包括英國在內的西約集團歐州成員國的被俘官兵移交給法國、德國等歐洲大陸國家,而且要求法國擔保在戰爭期間不會遣返俘虜,並且在戰爭結束之後,按照共和國的要求分批遣返戰俘。

正是如此,英國當局才會在6月份讓皮特凱恩群島的守軍在必要時可以停止抵抗。

受此影響,2061年6月22日,共和國陸戰隊第三集團軍的先頭部隊在沒有任何威脅的情況下登上了皮特凱恩島。在1000多名英軍官兵中,只有守軍最高指揮官布魯斯上校在下達投降命令之後吞槍自殺,其餘官兵均在未做任何抵抗的情況下做了戰俘。

可以說,這是太平洋戰場上少有的一幕。

當然,對雙方官兵來說,這絕對是最好的休戰方式。

到這個時候,共和國離控制整個太平洋就差最後一步了。

問題是,陸戰隊在到達皮特凱恩群島,並且控制了附近的幾座主要島嶼之後,比如東面的迪西島與東北的亨德森島之後,沒有急著進軍復活節島。原因很簡單,在佔領皮特凱恩群島之後,共和國陸戰隊的後勤補給線已經長達20000千米,即便從斐濟群島出發,也接近10000千米,繼續進軍的最大問題不是進攻兵力夠不夠、也不是火力支援艦隊是否強大,而是有沒有辦法保護這條漫長的後勤補給線。

更重要的是,這條後勤補給線並不安全。

2061年初,受美國的戰爭生產潛力全面爆發影響,在太平洋戰場上活動的美軍攻擊潛艇比2060年初增加了將近4倍,總量超過800艘,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排水量在5000噸以下的小型攻擊潛艇,而且大都執行破交任務。更要命的是,因為戰場分散,共和國海軍的護航力量相對減弱,所以美軍攻擊潛艇的戰損率反而有所降低,加上強大的生產力量,到2061年中期,美軍在太平洋上的攻擊潛艇數量比年初增加了50%,達到1200艘。雖然在這些潛艇中,絕大部分是不具備反潛能力,只能攻擊水面艦船,特別是那些沒有自衛能力的商船的小型攻擊潛艇,即作戰能力低下的潛艇,但是巨大的數量彌補了質量上的差距,使得共和國在太平洋上的數條戰略保障線變得脆弱不堪。

毫無疑問,南太平洋上的這條後勤保障線最為脆弱。

受此影響,2061年6月底,共和國海軍開始加強反潛作戰投入,將原先派去掩護兩棲艦隊、火力支援艦隊與運輸船隊的反潛戰艦派去執行“圍獵任務”,使得陸戰隊無法獲的足夠的反潛保障,也就無法繼續進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