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幫助古巴抵抗美軍的打擊,為接下來以古巴為基地攻擊美國本土創造機會。
顯然,這是一個大膽,而且很有大局觀的作戰計劃。
雖然沒有理由相信這份作戰計劃與裴承毅有直接關係,但是可以肯定,華劍鋒肯定是該計劃的起草者之一,而且正是他的影響,讓這份計劃得到最高統帥部的支援。事實上,在得到最高統帥部支援之前,海軍就展開了行動。
4月底,共和國海軍的主力艦隊首次越過維德角群島,進入北大西洋,並且在橫渡大西洋之後,炮擊了小安德列斯群島上的美軍基地與軍事設施。
當然,這次行動的象徵意義更加明顯。
雖然以當時的情況,共和國海軍有絕對的把握在下一次海戰中擊敗潰不成軍的美國海軍,但是在立足未穩,而且大局未定的情況下,就算華劍鋒有心,裴承毅也不會讓海軍提前進軍加勒比海。
要知道,當時共和國正在設法爭取委內瑞拉與玻利維亞。
根據戰後公佈的一些資料,在2062年3月初,共和國當局就透過智利政府向委內瑞拉與玻利維亞當局發出了參戰邀請,並且承諾給予兩國足夠多的好處,比如在戰爭結束之後將叛逃到美國的玻利維亞前總統引渡給玻政府,確保委內瑞拉在加勒比海地區的領導地位,承諾為兩國在集約集團內部提供足夠的發言權等等。
事實上,委內瑞拉與玻利維亞當局也在考慮參戰問題。
問題是,兩國當局都需要時間,讓他們做出決策的時間。
雖然共和國需要證明具有進軍加勒比海的能力,但是在適當宣揚實力之後,更需要耐心,而不是操之過急。
受此影響,直到2062年4月底,即委內瑞拉與玻利維亞先後宣佈加入集約集團,並且以集團成員國的身份向美國宣戰之後,共和國最高統帥部才做出了出兵加勒比海的決定,讓海軍採取行動。
到這個時候,共和國海軍也有了進軍加勒比海的實力。
艦隊方面,除了最早進入大西洋的3支作戰艦隊之外,還增添了2支主力艦隊。更重要的支援力量方面,共和國海軍已經向大西洋派遣了3座海上基地群,其中2座已經到達維德角群島,第三座也將在 1個月內部署到位,加上提前部署的潛艇,以及該地區的岸基航空兵,共和國海軍部署在大西洋上的兵力已佔總兵力的三成左右。
最重要的是,到這個時候,共和國海軍能夠調出更多的海運力量。
前面提到過,對共和國海軍來說,在大西洋上作戰,關鍵不是投入多少艦隊,而是能夠集中多少運輸船隻與保障艦艇。
因為維德角群島海戰的結果有點出人意料,所以在排程海運力量的時候,共和國海軍可以適當削弱中東戰場上的投入,把重點轉向大西洋戰場。更重要的是,隨著美國海軍全面敗退,能夠派往南大西洋活動的攻擊潛艇迅速降低五成(排水量在5000噸左右的小型攻擊潛艇的彈藥攜帶能力非常糟糕,在遠離基地作戰的情況下,需要潛艇母艦的支援。而在維德角群島海戰中,美國海軍損失了好幾艘潛艇母艦),所以共和國海軍在安排護航力量的時候可以適當降低護航艦隊的兵力,從而在不增加護航戰艦數量的情況下,掩護更多的船隊,或者掩護規模更大的船隊,提高運輸效率。
運輸力量加強,得益的不僅僅是海軍,還有陸戰隊與陸軍。
可以說,以當時的情況,在委內瑞拉與玻利維亞向美國宣戰之後,即便共和國海軍不從太平洋方向上發起進攻,也能讓陸戰隊或者陸軍從大西洋方向上發起進攻,從陸路攻打巴拿馬。
受此影響,美軍守住巴拿馬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可以說,這也正是共和國當局將進軍加勒比海的時間推遲到5月初的原因。
只不過,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美軍的潰退速度如此之快,連共和國軍隊的挺進速度都比不上!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114章 窮途末路
美軍全面潰退,讓進軍加勒比海的作戰行動成了過場。
因為沒有料到美軍會如此不堪一擊,所以在制訂戰爭計劃的時候,共和國海軍顯得非常保守。
從戰後公佈的一些資料來看,當時海軍計劃用半年打下小安德列斯群島,與之對應的就是將進軍巴拿馬的時間訂在2062年10月底,並且可以延遲2個月。也就是說,在2062年底之前進攻巴拿馬都屬於正常。由此可見,共和國海軍一直沒有低估美國在加勒比海地區的防禦強度,特別是在小安德列斯群島。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