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部分(1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貌懷ナАR��潰�埠凸��2061年生產的轟炸機也不過2萬多架。相對而言,彈藥消耗更加驚人。暫且不說生產2億噸彈藥物資需要多少資源,僅僅向前線運送這些彈藥物資就需要載貨量為10萬噸的商船航行2000次,即一支由50艘商船組成的船隊航行40個來回。因為在航運途中會有損耗,商船本身也需要消耗物資,加上其他部隊消耗的物資,投向美國的彈藥僅佔實際消耗的40%左右,即需要運送的物資不是2億噸,而是5億噸。如此一來,就算共和國投入20支船隊,也要保證每支船隊在1年內跑5個來回。

組織、調運、分配與管理這麼多的物資,絕對是一件能讓人發瘋的事情。

正是如此,在進軍美國之前,共和國先後佔領了迪戈加西亞、控制了塞席爾群烏、讓南非出讓了福爾斯灣、掃蕩西非地區、攻佔維德角群島、進軍小安德列斯群島、強攻波多黎各。這一切,都是在為進軍美國做準備。

問題是,從理想角度出發,進軍美國的最佳前進基地是古巴,而不是波多黎各。

別的不說,如果能在古巴的西北地區部署射程在1500千米以上的大口徑電磁炮,就能用炮火摧毀從弗吉尼亞州的諾福克到田納西州的納士維爾、再到阿肯色州的小石城、再到得克薩斯州的休斯頓,這條線以南的所有城鎮,使美國最富庶的,也是人口最集中的地區變成無人區。

這絕對不是在吹牛,對澳轟炸的時候,共和國海軍就用行動證明了遠端炮兵的威力。

更重要的是,部署在古巴的戰略轟炸機能以最大載彈量的方式起飛,轟炸除了阿拉斯加州與夏威夷州之外的美國所有州,並且保證以平均每天一個架次的速度出動,持續作戰好幾個月。

古巴還可以作為護航戰鬥機的基地,掩護部署在海上基地群上的戰略轟炸機。

如果有必要,古巴甚至能的成為共和國地面部隊的前進基地。

總而言之,不管是以戰略轟炸、還是以地面戰爭的方式結束這場戰爭,共和國都得進軍古巴,並且把古巴作為進軍美國本土的跳板。

正是如此,古巴才是共和國軍事行動的終極目的之一。

雖然還存在第五種情況,即在戰略轟炸全面開始之前,只要共和國能夠證明可以透過戰略轟炸來取的勝利,美國當局就會在巨大的戰爭壓力,特別是全面毀滅的壓力下,接受共和國開出的投降條件,以美國投降的方式來結束戰爭。但是這種可能性也不是很大,畢竟一個擁有8億人口的國家很難在嚐到苦頭之前投降。而且要讓美國嚐到苦頭,要讓美國人相信美國已經輸掉了戰爭,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戰略轟炸。說得直接一點,戰略轟炸就是在教訓美國,是在為避免地面戰爭而努力。

隨著共和國軍隊進軍波多黎各,美國沒有投降的跡象,第五種可能基本上成為泡影。

在此情況下,共和國當局只能考慮第四種可能,即在不得不出動地面部隊之前,讓美國當局做出投降的決定。

為此,共和國必須進軍古巴,而且越快越好。

2062年底,共和國海軍率先經牙買加海峽進入古巴東南海域,並且在離開之前炮擊了關塔那摩美軍基地。

雖然此時波多黎各的戰鬥還沒結束,但是美國當局已經認識到,古巴是必須守住的戰略要地。受此影響,美國當局做出了一個極為大膽的決定,讓成軍不久的4支主力艦隊南下與之前參與了維德角群島海戰的2支主力艦隊會合,在古巴北面的佛羅里達海峽待命,準備迎擊北上的共和國海軍艦隊。

因為背靠本土,所以美國海軍沒有出動航空艦隊,也沒有向南部署海上基地。

面對美軍的挑戰,共和國海軍別無選擇,只能北上應戰。說得簡單一點,美國艦隊的存在,擋住了共和國進軍古巴的步伐,在美國艦隊的威脅消除之前,共和國不可能冒險向古巴派遣軍隊,古巴也不會冒險參戰。

只有奪取制海權,才能讓進軍古巴的行動變得有意義。

為此,共和國海軍幾乎出動了大西洋上的全部作戰力量,即8支主力艦隊、4支航空艦隊與6座海上基地群。

最後的海上決戰即將到來!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119章 二次革命

這場被稱為“古巴海戰”的海上決戰,可以說是一次承上啟下的戰鬥。

從海上作戰的戰術範疇來看,第三次世界大戰有兩個重大轉折點。

第一個轉折點就是大口徑電磁炮登上海戰舞臺,成為海戰利器的“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