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部分(1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這次,美國海軍面對的就是這麼一種情況。除了無法肯定共和國海軍艦隊的具體行蹤之外,美國海軍甚至無法準確掌握第53主力艦隊到達會合海域的時間。這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雷維亞希赫多群島位於從巴拿馬運河到美國西海岸地區的航線之間,共和國海軍在進軍夏威夷群島之前就向東太平洋派遣了數十艘攻擊潛艇(根據共和國海軍的記載,到2060年7月初,在東太平洋活動的攻擊潛艇多達 120艘,其中半數都在巴拿馬運河到美國西海岸的航線上尋找機會),雖然美國海軍早就在墨西哥南部的特萬特佩克地區部署了數百架反潛巡邏機,並且在這條僅有5500千米(從巴拿馬城到洛杉磯)的航線上部署了12支區域性護航艦隊,專門負責各海域的反潛搜尋與攻擊任務(區域性護航艦隊不伴隨船隊活動,而是專門執行搜潛與獵潛任務),但是這些防禦性部署的意義仍然非常有限,並未阻止共和國海軍的攻擊潛艇在這條航線上獵殺成百上千的美國艦船(到2060年6月30日,在這條航線上被擊沉的商船超過1200艘,總噸位高達7000萬噸),也無法阻止共和國海軍的潛艇監視從大西洋增援太平洋的美軍艦隊。

受此影響,美國海軍在策劃這次作戰行動的時候,不得不讓艦隊在雷維亞希赫多群島會合,並且在制訂戰術計劃的時候非常小心謹慎。

說直接一點,就是更加趨於保守。

拿第53主力艦隊的行動來說,在經過巴拿馬運河、進入巴拿馬灣之後,沒有直接駛向雷維亞希赫多群島,而是在到達科科島之後折向南下,在加拉帕戈斯群島(達爾文跟隨“小獵犬”號進行環球航行的時候,曾經在這座群島逗留了好幾個月,並且根據島上的海雀想到了環境對生物演變的影響,這就是後來的“進化論”)稍做停留之後,再向西航行,最終繞道克利珀頓島北上,最終到達雷維亞希赫多群島,用了3天才走完這段只需要24小時就能到達的航程。

因為第53主力艦隊繞道加拉帕戈斯群島與克利珀頓島是早就確定了,所需航行時間也不會有太大的出入,所以第51主力艦隊與第52航空艦隊從聖迭戈出發之後,也沒有直接前往雷維亞希赫多群島,而是向西航行,離開共和國海軍攻擊潛艇頻繁出沒的近海海域(聖迭戈在洛衫磯南面,所以處在那些執行破交任務的攻擊潛艇的巡邏覆蓋範圍之內)之後,再繞道南下,最終從西面駛向雷維亞希赫多群島。

即便如此,南下的2支作戰艦隊只用了2天就趕到雷維亞希赫多群島,所以在第53主力艦隊到達之前,這2支艦隊已經在會合地點等了1天。

由此可見,正是因為計劃的不確定性,所以美國海軍才將艦隊會合海域選在島嶼附近。不管怎麼說,進入島嶼附近淺海區的艦隊要比留在大洋深處的艦隊更不容易遭到潛艇攻擊。事實上,對那些排水量數千噸、甚至上萬噸的攻擊潛艇來說,到環境惡劣的淺海活動都是件比較危險的事情。一般情況下,除非有絕對必要,不然沒有任何潛艇艇長願意指揮型深10多米的潛艇到水深不到20米的海域去執行獵殺任務。

當然,會合只是第一步,會合之後該如何行動,才最為關鍵。

按照美國海軍的計劃,3支作戰艦隊會合之後,再考慮具體的作戰行動,畢竟以當時的情況,美國海軍也無法預測7月初的戰場情況,更加無法預測在第53主力艦隊進入太平洋之後,共和國海軍會怎麼應對。

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等到美國海軍的3支作戰艦隊在7月7日會合、組成了規模龐大的第五艦隊時,共和國海軍的作戰艦隊已經離開夏威夷群島東部海域,不但沒有繼續炮擊群烏上的美軍基地,甚至沒有進入美軍潛艇與巡邏機的按索海域。更重要的是,在這3天之內,美國海軍派出去的遠端偵察機與海上巡邏機甚至沒有遇到共和國海軍的戰鬥機,至少沒有在群島東部海域遇到。

也就是說,之前還做出要將夏威夷群島轟成廢墟的共和國艦隊幾乎在一夜之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如果說共和國艦隊怕了趕來的美軍艦隊,肯定不會有人相信。

所有跡象都表明,共和國海軍在陸戰隊還沒有登上中途島的時候就主動東進,襲擊了瓦胡島等群島東部的大型島嶼,主要目的就是逼迫美軍艦隊前來決戰,在正式進軍瓦胡島之前獲得絕對制海權。由此可以大致斷定,共和國海軍艦隊沒有離開戰場,只是離開了美軍的偵察與搜尋範圍,而且正在尋找決戰機會。

那麼,共和的海軍艦隊到底在哪個方向上?

從戰後獲取的資料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