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3部分(2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沒有人知道,共和國的軍火工廠到底生產了多少枚這種炸彈。只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在戰爭結束之後,世界各國花了20年,用大約15000名排爆人員的生命才基本上清除了散佈在各地的大約3000萬枚這種炸彈。

事實上,正是這種被稱為“人類剋星”的感測器炸彈,為共和國天軍指明瞭戰略轟炸的方向。

這次轟炸之後,西雅圖基本上成了死城。

雖然在2月份,共和國天軍先後兩次對西雅圖進行了補充轟炸,但是這兩次轟炸的主要任務都是繼續散佈感測器炸彈,增強轟炸效果。

當然,這幾次轟炸絕不僅僅是奪走了100多萬美國人的生命那麼簡單。

大戰爆發前,西雅圖的常住人口超過700萬,算上居住在周圍小城鎮、在市區上班的移動人口,總量超過1200萬,是美國的第七大城市,也是美國現代化工業最健全、最發達的城市。因為在2062年初,隨著美國海軍喪失太平洋的制海權,美國當局頒佈了第一道戰爭疏散令,將包括西雅圖在內的西部沿海大城市的工廠向內陸城市轉移,並且勸告有能力的市民離開大城市,所以到戰略打擊開始的時候,西雅圖的居民數量降低了許多,保守估計在400萬到500萬之間。

即便按照400萬計算,這也意味著有將近300萬人失去家園,淪為戰爭難民。

不管在哪個國家,300萬戰爭難民都足以導致一場人道主義災難,更別說是在世界上唯一一個可以自由持槍的國家。要知道,大戰爆發前,美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以憲法修正案的方式明確規定公民有持槍權,而且各級政府不得強制收繳公民槍支的國家。事實上,正是這一情況,讓共和國當局在考慮是否要攻上美國本土的時候,不得不三思而行。從某種意義上講,每一個美國成年人都是準軍人,而且任何一個美國人都有可能拿起武器與進入他們家園的敵人作戰。

問題是,這個“敵人”並不一定是共和國軍隊,也許就是美國人,或者美國軍隊。

當300萬名擁有槍支的西雅圖市民被迫離開家園,前去尋找新的棲息地的時候,需要感到害怕的不是共和國領導人,而是美國的領導人。要知道,即便以美國的國力,也不可能在短期內收容這麼多的戰爭難民。因為準備不夠充分,沒有料到共和國軍隊會以如此極端的方式摧毀西雅圖,美國當局根本沒有做好應對準備,甚至無法為難民提供最低限度的生活保障,所以為了生存下去的300萬美國人衝出西雅圖的時候,也就是鄰近城鎮遭殃的時候,也是美國社會動盪開始的時候。

這一情況,很快就引起了共和國天軍的高度重視。

如果需要打垮美國,那麼讓美國人打垮美國自然是最理想的選擇。

為了“鞏固”戰果,從1月18日開始,共和國天軍開始有計劃、有安排的轟炸西雅圖周邊方圓200千米範圍內的城鎮,用專門對付人員的感測器炸彈將華盛頓州西北地區變成了無人區。

雖然為此消耗了數以億計的彈藥,但是結果卻非常顯著,即該地區的大約1500萬人不得不被迫向內陸轉移。

到這個時候,共和國天軍總算找到了一種行之有效的戰略打擊手段。

當然,這還不是全部。

將居民趕出城市,使依託城市的工廠變成擺設,只能削弱美國的戰爭潛力,而不能徹底打垮美國,畢竟早在1年前,美國就開始疏散工業設施,並且將主要工廠全都轉移到了內陸地區,如果以轟炸的方式來摧毀這些工廠,代價將極為巨大。更重要的是,隨著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湧向內陸城市,完成搬遷的工廠很快就能復工,美國的戰爭機器仍然會以極高的效率運轉。

要想打垮美國,不但要摧毀美國的物質基礎,還要摧毀精神支柱。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得讓美國人知道,共和國天軍的轟炸機不但能夠把成百上千的城鎮變成無人區,還能將美國大地變成地獄。

也就是說,得搞點大動靜出來。

2月4日,也就是共和國陸戰隊登上古巴的第二天,共和國天軍發起了一次極為特殊的轟炸行動。

這次轟炸行動,只出動了2架戰略妾炸機,只投下了4枚炸彈。

顯然,關鍵不在轟炸機數量與投彈的規模,而是轟炸目標。

遭到轟炸的不是城鎮,也不是軍事設施,更不是交通樞紐,而是真正的無人區,即西雅圖南面的聖海倫斯火山!

這是一座處於休眠狀態的活火山,而且是美國西北地區最為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