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部分(2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星則能同時攔截5個目標,所以整個天基攔截網路在系統完備的情況下,能夠同時攔截900個目標。要知道,即便是共和國,除了天基攔截網路之外,也沒有900顆軍事衛星,但是如此強大的攔截能力,並不等於能夠隨時摧毀敵國的軍事衛星系統,受軌道飛行器固有性質影響,要想同時發起攻擊,平均需要20分鐘的準備時間。

這次,共和國的運氣比較好,只用了15分鐘。

正是如此,直到22點45分,攻擊俄羅斯軍事衛星系統的行動才正式開始。

攻擊前後進行了三次,第一次僅僅持續了20秒鐘。因為天基攔截系統中,佔絕大多數的是能量武器,即高能鐳射、粒子束武器等等,而在軌攔截器受質量與體積限制,都只有簡單的冷卻系統。實質上,也沒有必要配備複雜的冷卻系統,畢竟天基攔截系統只是戰略防禦系統的組成部分之一,後面還有好幾道攔截系統,所以在進行了第一次攻擊之後,大部分在軌攔截器都需要讓武器系統冷卻降溫,從而使第二次攔截在5分鐘之後才正式開始。雖然第二次攔截也是無差別攻擊,即不管第一次攔截有沒有摧毀目標,為了保險起見,都會對攻擊範圍內的目標進行再次射擊,但是在這5分鐘內,已經有部分目標離開了在軌攔截器的攻擊範圍。受此影響,在第二次冷卻之後,也就是又過了5分鐘之後,天基攔截系統在中央計算機的控制下,為在軌攔截器重新分配了目標。對沒有遭到第二次攔截、以及沒有被徹底摧毀的目標進行了第三次射擊。如此一來,所有遭到攻擊的目標都至少受到2次射擊。按照共和國戰略防禦系統的設計標準,在對付軌道飛行器的時候,一次設計的摧毀機率為98%,因此兩次射擊的摧毀機率高達99。96%,三次射擊的摧毀機率更是高達99。9992%,而在同時攔截300個目標(俄羅斯的軍事衛星不到300顆)的時候,全部摧毀的機率在88%到99。76%之間,取其加權平均數,也在95%以上,基本上可以視為全部十拿十穩了。

正如前面提到的,這種攻擊實際上悄無聲息,沒有半點震撼之處。

對俄羅斯人來說,只有那些住在偏遠地區,且正在收看衛星電視或者使用衛星電話(俄羅斯的國家廣播電視衛星與通訊衛星也是軍事衛星)的居民才能因為突然中斷的電視節目或者突然中斷的通訊而受到影響。即便對俄軍來說,也只會因為突然中斷的衛星通訊而受到影響。因為俄軍還有遠端地基通訊系統、以及地波通訊電臺,所以在衛星通訊中斷之後,仍然能夠與外界聯絡,只是無法使用衛星高速資料鏈了。

當然,對俄羅斯的戰略部隊來說,這絕對不是一場悄無聲息的戰鬥。

作為軍事大國,如果俄羅斯當局對自己的軍事衛星系統遭到的突然攻擊都不清楚,也就沒有資格挑戰共和國了。

根據俄羅斯天軍的作戰記錄,在莫斯科時間17點47分左右就發出了戰略警報。

也就是說,在共和國天軍的攻擊開始後大約2分鐘,俄羅斯天軍就有所察覺,而且意識到本國的戰略系統遭到了攻擊。

問題是,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俄羅斯天軍完全是一副束手無策、任人宰割的樣子。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37章 打草驚蛇

作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大國,俄羅斯是少數幾個擁有戰略防禦系統的國家之一,可是俄羅斯的戰略防禦系統卻先天不足。

不可否認,俄羅斯擁有輝煌的航天史,第一個發射人造衛星、第一個將宇航員送入太空、第一個建造軌道空間站等等,但是隨著紅色帝國在20世紀90年代初轟然倒塌,繼承衣缽的俄羅斯並未將航天事業發揚廣大,反而愈發贏弱。

雖然在21世紀初,依靠前蘇聯的遺產與低廉的發射成本,俄羅斯在國際航天領域很是風光了一場,比如由美歐牽頭的國際空間站的建設工作就大都由俄羅斯承擔。但是到20年代末,隨著共和國率先實現可控聚變核電站的商業化應用,使得航天發射成本迅速降低,俄羅斯不再擁有成本優勢,在國際航天領域的地位一落千丈,加上持續十多年的大蕭條,到30年代末,俄羅斯在國際航天領域已經沒有任何優勢可言了。

可以說,如果不是得到國家支援,以及擁有全球最為龐大的資源寶庫,俄羅斯連航天大國都算不上。比如早在30年代初,共和國與美國淘汰了傳統化學燃料火箭發動機,全面推廣氫氧火箭發動機,使航天發射成本降低了一個數量級,歐洲航天公司也在30年代下半葉推出使用新型氫氧火箭發動機的“阿里亞娜7”型大推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