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部分(3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不到10%,其他物資僅有25%。所有消耗的物資中,還沒有包括作戰部隊在前線繳獲的戰利品。按照各部隊提供的資料,前三次戰役中,繳獲後用於消耗的物資佔到補給物資量的20%以上,大都是油料與軍用食品。由此可以得出,後勤保障的缺口在20%到50%之間。

非嚴重地問題。沒有物資。軍隊就無法打仗。

隨著調查深入問題漸漸浮上水面。

導致物資消耗嚴重超標地主要原因是炮兵在戰鬥中未嚴格按照規定作戰。特別是在前線部隊提出火力支援請求時。炮兵往往會“額外”提供50%到100%地炮火打擊力度,某些時候甚至會增加200%以上地炮擊密度。比如。在對1個分散防守地步兵營進行炮火壓制時。按照共和國陸軍地作戰守則。炮火打擊持續時間為5分鐘,標參炮擊密度為100米(也就是瞄準時彈著點間隔距離為100米)。消耗炮彈150到200發。一個炮兵連地12門大口徑榴彈炮進行1到2分鐘短促射擊就能完成火力打擊任務。實戰中。炮兵部隊往往出動2個炮兵連。進行3分鐘地短促射擊。消耗炮彈300發以上。某些時候至出動1個炮兵營。進行2到3分鐘地短促射擊,消耗炮彈到600發。

一場戰鬥這麼打沒問題。可是整場戰役都這麼打就是大問題。

制訂戰役計劃地時候。各級參謀都會按照陸軍地作戰守則確定物資補給量,而不是按照部隊地實際作戰情況確定物資補給量。一般情況下。制訂戰役計劃地參謀也沒有足夠地時間瞭解前線部隊地實際消耗情況。

因為暫時無法確定削弱火力打擊密度是否會影響到前線部隊的進攻作戰行動,所以在宗應仁提交調查報告之後,王元慶沒有立即著手處理這個問題,只是讓裴承毅轉告前線作戰部隊,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儘量遵守陸軍的作戰守則。

項鋌輝在此時做了另外一件事,讓總參謀部的軍官修訂《陸軍戰術作戰與火力支援作戰守則》。這份作戰守則在20紀80年代制訂,雖然期間修改了數次,逐步提高了火力支援標準,在寮國戰爭與越南戰爭之後還做了大規模增刪,再次提高了火力支援標準,但是半島戰爭已經證明,5年前的作戰標準已經無法適應新的戰爭環境,作戰部隊對火力支援的要求大大提高。

半島戰爭後,修訂陸軍作戰守則的參謀小組被保留了下來,並且演變為“總參謀部戰術火力標準制訂辦公室”,隸屬於總參謀部作戰處。該辦公室的主要工作就是針對戰爭、演習中出現的新戰術修訂作戰守則,每年或者必要時向總參謀長彙報新的火力標準,以便各級參謀人員能夠及時調整後勤保障力度。

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政府採取行動前,總參謀部率先做出調整。

新的標準還在制訂之中,戰爭還得繼續打下去。

為了儘快讓前線部隊發動進攻,裴承毅想盡辦法加快物資運送速度。除了空軍與海航的運輸機之外;陸航的1000多架運輸直升機全體動員,不分日夜的向前線運送物資;數以千計的載重卡車往返奔波在1500多千米長的交通線上,晝夜不停的把作戰物資送到前線作戰部隊手中;各作戰部隊專門抽調戰鬥單位參與物資的裝卸與搬運工作,儘量為運輸部隊減輕壓力,提高物資運送效率;數千名工程兵守在鐵路線上,24小時不間斷的為過往列車提供保障與支援。

2月8日,日運輸量達到了驚人的39萬噸,送抵前線部隊的物資達到24萬噸。

共和國陸軍正在與時間賽跑。按照裴承毅制訂的計劃,要想在2月15日結束第四次戰役,必須在2月10日恢復進攻。

停止進攻,不等於韓軍停止抵抗。偵察結果表明,韓軍正在擴大蔚山與釜山的防禦圈,加強防禦強度。

拖得越久,對進攻越不利。必須設法分散韓軍的注力,至少不能讓韓軍隨心所欲的修建防禦陣地。

8日晚上,裴承致電總參謀部,要求已經到達清州的朝鮮國防軍立即南下,對韓軍第5集團軍發動進攻。為了讓朝軍有膽子發動進攻,裴承毅還表示,在東部戰場上的進攻開始之前,空軍與海航將全力支援朝軍作戰。

項鋌輝立即展開行動,讓朝鮮國防軍派遣聯絡軍官到前指組建聯合司令部。

雖然朝鮮國防軍派遣以1名上將為首的聯絡團隊加入共和國的前線指揮部,但是誰也不能懷疑共和國陸軍准將裴承毅才是最高指揮官。

9日午,朝鮮國防軍第21步兵師率先從清州南下。

按照共和國對半島戰爭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