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意不錯,但在藝術上卻大多是失敗的,因為這需要為劇本輸入一種全新的主題,但原劇的結構卻是指引著原先的主題的,這就產生了新主題與原結構之間的牴牾。如果再隨著新主題的需要來改寫戲的基本結構,那就成了另一個戲,不能再叫做《一捧雪》了。看來,這裡只有兩條出路,一條是顧全原劇主旨,進一步強化莫家和嚴家的衝突,盡力減削愚忠的色彩;一條是借用原劇的人物、故事,反其道而行之,寫成一出以控訴奴隸主義罪惡為主旨的新戲。第三條道路———不動整體結構,靠個別部件的徹底更新來輸入新鮮觀念,看來是行不通。 《千鍾祿》表現了明代最上層的一場政權爭奪戰,即寫了燕王朱棣攻佔南京後建文帝在程濟的陪同下化裝成和尚逃亡的故事。這個戲同樣在揭露黑暗政治的同時宣揚了一種十分露骨的愚忠思想。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