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政策讓步。他向杜勒斯提出保證,雖然韓國不同停戰發生關係,但是韓國政府將遵守停戰,以便“給聯合國一個透過政治協議來統一。朝鮮的機會”。
美國結束了一。場它第一次不能宣告勝利的戰爭。沒有慶祝活動。關於停戰協定簽字的訊息在燈光新聞牌上閃爍著。人們駐足讀著這一通告,聳聳肩膀繼續走路,不象歐洲勝利日和對日作戰勝利日,沒有歡呼的人群聚集在一起,白宮發出的公開言論都降低了調子。克拉克將軍對新聞記者說,“在這一時刻我歡樂不起來,艾森豪威爾顯然是實踐了他結束戰爭的競選諾言,但是這一結局絲毫也未能振作美國的民族精神。
美國人民為朝鮮戰爭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艾森豪威爾在回憶錄中強調指出:“除了國內戰爭和兩次世界大戰以外,這次是美國曆史上流血最多的一次戰爭。”美國在朝鮮的傷亡和被俘人數約39。8萬人,而美國的所有其他盟國(韓國除外)共損失2。9萬人。
美國評論家約瑟夫·格登認力:“在美國不甚愉快的經歷中,朝鮮戰爭算是其中的一個:當它結束之後,大多數美國人都急於從記憶的罅隙中輕輕抹掉。出於某一原因,朝鮮戰爭是美國第一次沒有凱旋班師的戰爭。美國使朝鮮處於僵持狀態,同共產黨中國這個龐大而落後的亞洲國家打成了平手。儘管美國使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所有武器,中國則以人海戰術和對國際政治巧妙的縱橫捭闔,制服了美國的現代化軍事力量。
在美國公眾看來,朝鮮戰爭是不受歡迎的,因為它影響了戰後的經濟繁榮。從1945一1950年,也就是從日本投降到朝鮮戰爭開始,儘管美國仍有一些小的經濟的和政治的風波,但確是美國曆史上最為舒心愜意的時光之一。隨著蕭條的結束,美國人滿心希望能購買汽車、打球娛樂,他們不願再為國家大事憂心忡忡。尤其到了1952年和1953年,朝鮮戰爭演變到相互反覆爭奪幾座山頭的乏味程度,人們的心境更是如此。就是從報紙上看到數以百計的美國士兵在‘傷心嶺’。‘無名高地’喪命時,也並不能激起公眾對戰爭的大力支援。
這場‘苦澀的戰爭’幾乎變成了美國的核戰爭。1953年7月,戰爭根據停戰協定而結束了,朝鮮仍然是一個分裂的民族。今天,大約4萬名美國部隊仍在那裡服役,作為針對北朝鮮的一種牽制性防務。美國新一代士兵軍人時時發問:“我在世界上這個偏僻的小地方幹什麼?‘——這也正是從1950年6月起,許多美國人所問的問題。”(3)彭德懷說:把烈士的名字都記下來!
28日上午,開城松嶽堂,志願軍舉行了隆重的簽字儀式。這是一座新建的大廳,背靠松嶽山。1950年6月25日,李承晚向三八線以北發動進攻時,炮聲就是從這裡響起的。今天,松嶽堂內,長桌上鋪上了潔白的檯布,桌上放筆墨文具,擺上了插著鮮花的花瓶。朝中兩國國旗掛在牆壁上,使會場增添了幾分威嚴。
上午9時半,彭德懷走進了大廳。三四十個新聞記者也一下子擁了進來。
簽字儀式開始了。工作人員將停戰協定文字放在彭德懷面前。彭德懷從容不迫地戴上了紫紅邊的眼鏡,然後拿起毛筆,一絲不苟地在協定文字上籤上了彭德懷三個大字。記者們爭搶著拍照,水銀燈光一下子全部聚集在彭德懷身上。
簽字之前,志願軍談判代表團負責人考慮,這次簽字儀式非同一般,是朝鮮人民和中國人民經過3年多浴血奮戰所取得的朝鮮戰爭的偉大勝利的象徵,應該隆重舉行,並拍攝電影留作歷史性的紀念。為此,準備給彭德懷製作一套同別的談判代表一樣的料子軍裝,以備簽字時穿用。彭德懷很嚴肅他說:“為什麼要更換新軍裝?就是因為要拍電影嗎,你們的心情,我是理解的,無非是想給人們留下個好的印象。但我認為那樣做並不見得好,起碼不夠真實,人們還會說我彭德懷變了。不要小看一套軍裝,它要耗費農民多少勞動成果呀!大家都知道,我們剛建國不久,國民黨留下的是一個爛攤子,國家還很窮,又加上抗美援朝戰爭的負擔,財政是非常困難的,所以,這套軍裝還是不更換的好,我身上現在穿的軍裝不是蠻好嗎,穿著它簽字心裡踏實,人們看到也會心情舒暢,不會指著我的脊樑骨說三道四。”結果,彭德懷就穿著那套舊軍裝參加了簽字活動。
彭德懷在朝鮮停戰協定簽字後發表談話:“朝鮮停戰協定已於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時在板門店簽字。自協定簽字後12小時起,在朝鮮的一切敵對行為已經完全停止,全世界人民所渴望的朝鮮停戰現在已經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