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能不能打仗,卻是沒人在乎,反正現在大的戰事已經平息,而且有共和軍充當中流砥柱,眾人也就樂得逍遙。
周海山的部隊就是湖南的“革命聯軍”,算是共進會的嫡系人馬,除此之外,湖南目前還有一支人馬,叫“巡防軍”,不過共進會指揮不動,因為那支人馬是原清軍巡防營改編而成,掌握在原清軍統領手中,是湖南立憲派的軍事支柱。
當初攻佔長沙的時候,吳振漢曾對聯合作戰的共進會幹部建議,在軍政府裡完全屏棄舊式人物,將實權抓在革命者手裡,但這個建議沒被接受,為了儘快掌握湖南省政,趕上湖北革命進度,共進會採取的是來者不拒的立場,凡是答應反正的滿清實力派官員一律吸收進軍政府,給予實權,寧肯少打仗,也要多招安,而且共進會振振有辭的說這是模仿湖北軍政府的做法,有利於“速定共和”,所以,這湖南軍政府裡立憲派勢力很強,絕不是湖北議院裡那種“花瓶”角色。
嶽州是通訊樞紐,與武漢方面電報來往密切,吳振漢當然知道,湖北軍政府“團結”的立憲派都是一些沒有兵權的縉紳,有兵權的人都被解除軍職並塞進了議院,真正的實權掌握在趙北手裡,但湖南的情形完全不一樣,在這裡,立憲派有足夠的力量與革命黨抗衡。
或許,共進會是擔心奪權引起內訌,招致外來干涉,所以,他們決定與立憲派組建一個聯合政權。
湖南是紳權最強的省份,也是最早興起“新政”的地區,由於礦業發達,縉紳紛紛投資開礦,經濟力量增長的同時對於政治也提出要求,因此湖南立憲派勢力很強,各地的立憲派實權就掌握在這些豪紳手裡,他們不僅有兵,而且對於鄉民的控制力也很強,他們就是這裡的地頭蛇。
對於湖南的局面,吳振漢有些擔心,也曾拍發電報向趙北請示過,建議共和軍直接介入,聯合共進會解除立憲派軍權,但不知什麼原因,趙北只是給共進會拍了封提醒電報,然後就沒再插手湖南的事了,後來共進會拍發電報,建議共和軍撤離長沙,趙北就坡下驢,電令吳振漢將部隊拉到嶽州休整,不久之後,正式下令將該部整編為共和軍第五師。
不過趙北的提醒電報還是有些作用的,共進會有所警惕,不然的話,也不會大肆招募江湖武裝了,這眼前的周海山只不過是趕上這擴軍潮的一個小人物罷了。
“周統領,你的兵要拉到哪裡去?”吳振漢問周海山。
“羊樓司。”周海山倒也乾脆。
“協防?”
“接管防務。”
“不行!羊樓司歸共和軍駐守,你們不必去了。”吳振漢冷冰冰的搖了搖頭,沒有絲毫商量餘地。
周海山一聽就急了,取下頭上的禮帽,從襯裡摳出一張紙遞了過去,說道:“這是委任狀,兄弟現在是羊樓司的鎮守司令,白紙黑字,上頭還蓋著共進會的大印,這羊樓司就該我駐守。”
吳振漢瞥了眼那張紙,仍是冷冰冰的語氣,說道:“嶽州由共和軍第五師駐守,羊樓司歸嶽州管轄,自然也由共和軍部隊駐守,輪不到共進會管轄。”
“嶽州?不是說你們馬上就要回湖北麼?”周海山顯然弄不明白現在的局勢。
“你聽哪個說的?”龔春臺走過來問道。
“共進會開會時說的,不止我一個人聽到了,去開會的人都知道,你們共和軍的部隊馬上就要回湖北了。孫都督也拍了電報給趙都督,說是已經約好了,等南北和談一召開,你們共和軍就撤離湖南,嶽州由革命聯軍接管。”
“沒有的事!若是要撤軍,為何沒有通知我?”吳振漢擺了擺手。就在前幾天,趙北還拍電報到嶽州司令部,再一次強調了嶽州城的重要性,如果趙北打算撤離湖南的話,絕不會拍發這個電報。
顯然,這是共進會想把共和軍排擠出湖南的又一個招數,不達目的他們恐怕不會罷休。
周海山只是一個小角色,自然不清楚現在的微妙形勢。
自從長沙光復之後,共進會獨自主政湖南的傾向就已很明顯,吳振漢率軍撤到嶽州後並未立即開回湖北,反倒在嶽州附近構築起了防禦工事,此舉引起了共進會的猜疑和不滿,雖然趙北的解釋是“為西征四川建立前進基地”,但這個解釋並不能讓孫武等人滿意,只是他們目前仍然指望著共和軍的軍火和資金接濟,而且還要靠共和軍威懾立憲派,所以暫時還不敢撕破臉,只能採取軟磨硬泡的手段,一遍又一遍的拍發電報、派遣特使去武漢,請趙北儘快將第五師撤出湖南。
但趙北依舊是那個藉口,駐紮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