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維持城內秩序。
“怎麼樣?”趙北急忙迎上去問道。
“已蒐羅到五十輛大車。”吳振漢立正敬禮。本來,熊成基是打算將他調到自己麾下的,但卻被他婉拒,只願跟著趙北,趙北也投桃報李,提拔他做了自己的副手。
“五十輛?”趙北皺了皺眉。按照他的計劃,去策動湖北、江蘇新軍部隊的時候至少要帶上五百人的隊伍,考慮到隨軍攜帶的輜重彈藥,運輸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從安慶到太湖縣境,最方便的是走水路,一條叫做“騾馬河”的小河在安慶城西不遠處匯入長江,雖然那河不大,但可通行小船,實際上,清軍參加秋操的輜重部隊就是由那條河前往太湖縣的。
不過考慮到清軍焚燬了船隻,所以,趙北必須做兩手準備,如果無法蒐集到足夠的船隻,那麼就只能走陸路,沿著一條簡易馬路前往太湖縣,這就需要足夠多的車輛,於是吩咐吳振漢帶領衙役去向城裡的大戶人家徵集車輛。
但是五十輛馬車就太少了,現在中國的馬車多是兩輪車,運載量很小,無法滿足五百人的部隊十天給養的運載。太湖縣距離安慶城的直線距離大約二百里,即使以急行軍的速度,至少也需要一兩天時間,而且考慮到未必能夠策動秋操部隊響應起義,那麼在逃亡的路上也必須準備足夠的糧秣彈藥,當然,那時候就不能再往安慶跑了。
“那些大戶登鼻子上臉,不把革命軍放在眼裡。要我說,乾脆殺一儆百!”一名衙役在旁攛掇道。
趙北斜了那人一眼,說道:“革命就是團結大多數,孤立極少數。現在革命剛剛取得初步勝利,無論是官員還是縉紳,都在觀望,越是在這種時候,就越是要謹慎。動員不了他們,就出錢向他們購買車輛!我就不信,偌大一座安慶城,竟連一百輛大車都湊不足。”
話音剛落,卻聽身後一人高喊:“長官,船湊夠了,船湊夠了!”
趙北扭頭望去,見那喊話的人正是剛離去沒多久的朱大牛,按照時間推算,此時他恐怕連城門都沒邁出過。
待朱大牛跑到身邊,趙北忙問道:“你沒出城,怎麼就湊夠了船?”
朱大牛喘著氣,說道:“小人剛到城門口,就看見城外有人嚷嚷著要進城,可守城的兵不讓他們進城。那些人裡有不少我認識,都是長江上跑船的苦出身,我跑到城外一問,才知道,他們的船在昨夜被朝廷狗官搶走,渡到南岸,今日一早,趁狗官們睡得香,這些船工就把船悄悄駛到上游,繞了個圈避開炮艦,藏在了北岸的草蕩裡,他們想回城找尋家人,卻進不了城,小人問清楚了,那大大小小的船總共不下二十條。”
“你說的沒錯?真有二十條船?”趙北一抓朱大牛肩膀。
“沒錯。錯了,您砍我的頭。”朱大牛舉起手,在自己脖子上一抹。“我跟那些夥計說了,只要他們肯出船,就許他們進城。那些船就停在騾馬河的河口一帶,藏得嚴實。”
“好,好!你這差事幹得不錯。我不但不砍你頭,還要賞你個官做。”趙北笑著說道,向身旁的吳振漢使了個眼色。“百山,你這就帶人到北城,先找到那些船,再放那些船工進城與家人團聚,如果願意加入義軍,就收下,如果不願,也不要勉強,反正我們已招募了不少船工。對了,別忘了向他們打聽南岸清軍動向。”
“那,咱們什麼時候出發?”吳振漢忙問。對於趙北的任務,他這個做副手的還是很清楚的。
“儘快出發!早日完成任務,無論對革命還是對你我而言,都是有利的。你去找船,我來安排輜重的轉運和裝載。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放棄這個機會,此次革命能否成功,或許,就看咱們的了。”趙北意味深長的說道,扭過頭向城西張望。
那裡黑煙滾滾,炮聲隆隆,盤踞城西的清軍仍在負隅頑抗,但頹勢已現,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不需要等到天黑,西邊的通道就能開啟,趙北也就可以出發了。
第008章 危局
寒風呼嘯著,吹散了薄霧,但天還是陰著,南邊的溼氣也移了過來,如果再過幾天還是這麼陰的話,興許就是一場風雨了。
這裡是黃泥港鎮,騾馬河中游的一座小鎮,距離安慶城不到一百五十里。
騾馬河是長江北岸的一條小支流,亦稱太湖河、皖河,發源於英霍山區(大別山)南麓,這條河由西北向東南流淌,在安慶城西二十里外入江,由於橫貫太湖縣境,這條河成為新軍秋操部隊運輸輜重補給的重要通道,再加上那條為秋操而專門修建的簡易馬路就在這黃泥港鎮穿過,鎮外還有一座工程營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