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2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爾袞到索額圖,從年羹堯到肅順,哪一個權臣不是因為政敵的落井下石而身死族滅?如果他奕劻不在這件事上撇清自己的話,那麼下一個倒下的權臣就是他慶王。

溥偉那幫人當真相信是袁世凱毒死了光緒?只怕未必。藉機扳倒慶王勢力才是他們的真正目的。其實這毒殺之說也不是不能驗證,只要將光緒的屍身交給洋人軍醫解剖一下就行了,但是,誰有那個膽子提出這個建議?

說到底,這個離間計實在是太陰毒了,策劃之人對於朝廷上幾個勢力之間的勾心鬥角簡直是一清二楚,不愁沒人“上當”。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第051章 忠奸難辨(上)

見隆裕太后沒有說話,奕匡又說道:“現在北洋軍正在陸續南下增援,此時萬不可動袁世凱一根毫毛,不然,軍心一旦動搖,南方局勢就不可收拾了。所以,現在不論端錦說得是真是假,朝廷都不能信以為真,如果這電報上的訊息走漏風聲,迫不得已也只好藉端錦的人頭安撫北洋軍,就當他是在造謠中傷。”

“慶王,你這說得是什麼話?”小恭王溥偉質問道。

“什麼話?實在話!”奕匡哼了哼。

“構陷忠良!你這是亡國的話!”溥偉斥責道,面向隆裕叩首,一字一句的說道:“太后,奴才以為,拍發電報之人乃是真正的朝廷忠臣,該賞不該殺。所謂‘國難見忠臣’,如此危急局面之中,朝廷萬不可冷了忠臣之心。”溥偉急忙奏道。

“忠臣那也得分時候。現在這種時候,有的人看上去是朝廷的忠臣,開口閉口的江山社稷,可實際上呢,就是不折不扣的奸臣!”奕匡話裡有話。

“慶王,你這話是什麼意思?當著太后的面,你仔細說說,到底誰是奸臣?”溥偉瞪著奕匡呵問。

“閉嘴!鬥嘴也得看地方!攝政王,你說呢?”隆裕制止了兩位王爺的爭吵,目光一轉,盯著載灃問道。

“此事關係重大,而且奴才現在心神震盪,實在不敢置喙。唯請太后聖斷。”載灃誰也不敢得罪,那電報讓他那好不容易平靜下來的情緒又激盪起來,光緒是他嫡親哥哥,雖說從小抱入皇宮撫養,兄弟倆見面的次數扳著指頭都能算清楚,但這並不能隔絕他們的兄弟之情,前幾天傳聞光緒死得蹊蹺,載灃不是沒有懷疑過,此時那電報拍來,更是讓他心痛如絞。

“你們呢?”隆裕望著其他人,但所有人都垂下頭去,沒敢說話。其實此刻眾人心中多半都認為不排除光緒被人毒死的可能,至於是不是袁世凱乾的,那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是宮闈秘聞,旁人確實不可隨便插嘴,而且,偏偏有人要在這上頭做文章,那麼自己還是站得遠遠的為好,免得遭了池魚之殃。

眾人都不是傻子,皇帝和太后一前一後接連死去,這種怪事千古未聞,有心人也曾查過,結果發現光緒確實死得非常突然,再聯絡到慈禧太后死前不僅將袁世凱的後臺奕匡派去監督陵寢工程,還將由段祺瑞指揮的北洋第六鎮調往外地,這兩項舉措已很清楚的說明了袁世凱當時岌岌可危的境地,萬一光緒不死,出來親政的話,他袁世凱除了逃亡外國之外,還能有什麼辦法保住項上人頭?

此外,上個月還有傳言,說有人打算擁立慶王的兒子載振做皇帝,那時候皇帝和太后還沒死呢,至於傳言中的“有人”,除了袁世凱還能是誰?

打個顛倒想想,如果自己是袁世凱,會怎麼樣?逃走?顯然不合袁世凱的性格,當年朝鮮開化黨事變,面對氣勢洶洶的朝鮮叛軍和日本衛隊,他小小營務處會辦袁世凱沒跑,帶著幾百人硬是將局面扳了過來,今天他袁世凱擁兵數萬,門生故舊遍天下,又怎會拋棄一切做喪家之犬?袁世凱治兵生殺果決,人說他是梟雄,這話沒錯,既是梟雄,那就會破釜沉舟。

何況,袁世凱代表的並不僅僅只是一個袁氏家族,而是一個勢力錯綜複雜的北洋集團,如果從李鴻章時代算起的話,這個集團已經潛移默化的影響了中國政局近四十年,太多的人依附在這個團體中,靠這個團體攫取利益,他們的利益早已是一個整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李鴻章死後,袁世凱就成了他們的精神領袖,如果這個領袖倒下,北洋團體的利益也會遭到損害,誰能保證下一個倒下的不是他們中的某人?誰能保證倒袁只是朝廷的目的,而不是手段?

換句明白一點的話來說:即使袁世凱無心謀害光緒,他手下的這幫北洋干將也絕不會坐視光緒重新掌權!或者說得更明白一點,袁世凱上位才是最符合他們利益的!

光緒一死,幼主繼位,得到好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