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率領起義部隊沿長江西進,到小池口與主力部隊會師,如果他們行動快的話,或許可以趕上九江戰役。根據情報,坐鎮三十三標的是號稱“北洋之龍”的王士珍,雖然歷史上這位“王龍”先生沒有幹過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業,但名聲在外,有他坐鎮,江邊又有炮艦監視,三十三標能否順利策動起義,確實沒有十足把握,這也正是趙北為什麼沒有等待那支部隊的主要原因。
現在就是在搶時間,要搶在清廷調集重兵南下之前一鼓作氣拿下湖北。
無論如何,現在看來,第三十三標恐怕是趕不上九江戰役了。
對面就是江西地面了,只要渡過長江,佔領九江城,起義部隊就能以橫掃千軍的氣勢傲視華南需知,到現在為止,清廷總共編練新軍不到十二萬人,其中的七萬多人還都是袁世凱的北洋新軍,而且遠在華北,整個南方地區的新軍總數還不到五萬,而經安慶起義和黃泥港起義之後,南方新軍中已有半數的部隊倒向革命,也就是說,趙北一下子就掏空了清廷南方新銳軍事力量的半壁江山!
更重要的是,長江上的清軍炮艦多數都調到了長江下游,九江一帶江面上冷冷清清,除了偶爾過來一艘外國炮艦之外,江面上沒有任何可以威脅到起義軍的船隻。
一種改寫歷史、指點江山的豪情在趙北胸中激盪,他壓抑住心頭的激動,將望遠鏡遞給參謀,向身後眾人掃了一眼,平靜的說道:“發動吧。”
“啪!啪!”
兩顆綠色訊號彈升上了天空,九江戰役正式打響。
四百多艘木船掛起了船帆,載著兩千名突擊隊員,乘著北風向南岸駛去,船頭架著的野戰炮高昂著頭,黑洞洞的炮口直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