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面的張激揚望了一眼,對方心領神會,於是插了句嘴。
“訓政大事,不可不仔細應對,政宣委掌握著足夠的宣傳力量,此事不能單交訓政促進會去做,不如我們兩家聯手,共同為訓政輔導民意。”
楊度一愣,沒想到張激揚居然見縫插針,正想婉拒,卻已聽見總統說話了。
“有政宣委出面,再好不過,皙子,此事也由你與石人商議,我就不插嘴了。”趙北點了點頭。
當然沒必要再由總統插嘴,只這一句話,楊度就不能反對,總統的話金口玉言,這訓政促進會的權力,政宣委是絕對不會坐視的。
見楊度有些鬱悶,趙北淡淡一笑,擱下筷子,說道:“諸位,我有一件事要向諸位宣佈,就在我們趕來南苑之前,總參謀部收到遼東前線戰報,大孤山日軍之行蹤已被我軍發現,剩下的就是重兵圍剿了。為了鼓舞前線士氣,我已決定,明天就動身出發,前往遼東前線視察,慰問前線將士,為對日寇的決定一戰鼓舞士氣!”
眾人聞言都是一愣,總統這是要“御駕親征”啊。
雖然想反對,但是眾人到底還是沒有反對,因為他們很清楚,總統絕不是那種能夠輕易改變決定的人,凡是他決定了的事情,絕無更改,他說去前線就一定會去前線,誰也阻止不了,眾人所能做的唯一事情,恐怕就是隨同御駕一同前往遼東前線了。
第708章 田臺莊(上)
夜色沉沉,冷月森森,海風輕柔,城市沉浸在靜謐之中。
這裡是營口,遼寧中部地區的一座海岸城市,由於緊挨著渤海北部遼東灣,這座城市實際上也是目前遼寧最重要的通商口岸之一。
營口,又稱營子口,由於位於遼河南岸,可以沿著遼河深入內陸,具有成為商業港口的潛力,但是營口真正成為商埠,則要遲至1858年,當年清廷迫於炮艦威脅,與英國、法國簽訂《天津條約》,規定開放遼寧牛莊為商港,但是後來因為牛莊交通不便,遂又改設營口為通商口岸,也正是從那時起,營口才真正成為遼寧的商埠,並逐漸發展為遼中地區最重要的商業城市。
雖然英國和法國視營口為重要商業利益所在,而且在此設有公共租界,但是這並不能使營口避免戰火的侵擾,在中日甲午戰爭中,營口就成為戰場,雖然清軍曾經在營口憑藉要塞防守,但是軍無鬥志,將無戰心,最終,日軍僅以少量傷亡就佔領了營口,而且日本立即就看中了營口的重要性,於是在與清廷簽訂的《馬關條約》中,日本政府明確將營口劃入割讓地區,如果不是後來的“三國干涉還遼”,或許營口早就與臺灣島一樣成為日本的殖民地了。
甲午戰爭之後,東北形勢混亂,營口的商業也隨之衰落了幾年,直到日俄戰爭前夕,才逐漸恢復了繁榮,隨著“闖關東”的關內百姓日益增多,營口也成為“闖關東”的中轉站,憑藉著地理上的優勢,與天津建立起便捷的海上航線,從營口登陸,移民們可以更方便的前往東北。
日俄戰爭之後,南滿地區成為日本的勢力範圍,營口因為與旅順、大連同為海岸商港,一度遭到日本壓制,商業優勢逐漸被大連取代,直到共和建立之後,營口才再次被中國中樞政府重視,這裡的港口設施得到了修繕,而且在商港以北的遼河口附近建立起一座小型軍港,為中國海軍艦隊的中小型艦艇提供後勤補給。
這座軍港因為靠近田臺莊,因此被稱為田臺莊軍港。
現在,就在這座田臺莊軍港,一艘小型炮艦正在由防波堤以南向北航行,炮艦上的乘客們都是高階軍官,其中以前敵總指揮吳祿貞的身份最為尊貴。
吳祿貞是從營口商港趕到田臺莊軍港的,跟著他一起過來的,也基本上都是前敵指揮部的高階軍官和參謀,他們之所以夤夜趕到田臺莊,主要是為了迎接一位貴客。
這位貴客不是別人,正是中國的總統先生,就在今晚,總統先生即將帶著一幫“前線慰問團”趕到田臺莊,而組成這支“前線慰問團”的成員也都不是普通人,不是中樞政府的高階官員,便是總參謀部、陸軍參謀部的高階軍官,級別很高,也正因此,保衛任務也顯得非常重要。
為了確保總統先生的安全,吳祿貞在下午就已經下達了命令,田臺莊進入戒備狀態,沒有他的命令,任何人均不得進入軍港,只要天沒黑,戰鬥機就必須在空中執行戰鬥巡邏任務,哪怕天氣再差,空軍的飛機也必須起飛。
現在已是晚上九點整,天空中已經沒有戰鬥機在巡邏,但是海面之上卻仍是戒備森嚴,幾艘大小炮艦就在田臺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