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原因卻是因為英國和法國政府的建議,兩國政府一致認為,如果各國大使都趕去貝加爾港的話,那麼協約國在北京就沒有足夠分量的代表了,所以,英國和法國政府都建議美國大使留在北京,直接負責與趙大總統進行交涉。
對於美國大使和英國外交官的造訪,趙北當然是熱烈歡迎,不過同時,他仍舊沒有表明立場,因為他很清楚各國的立場是什麼,在這個節骨眼上,他也希望能夠敲敲各國竹槓,弄些好處,要知道,現在的俄國遠東地區,許多城市和交通要道已經落進了革命者手裡,海參崴、哈巴羅夫斯克、布拉戈維申斯克、赤塔等城市現在不是成了無政府主義分子的樂園,就是已經控制在蘇維埃政府手裡,現在,西伯利亞鐵路的東端實際上已經不能通行火車,如果協約國打算對俄羅斯帝國沙皇政府進行軍事援助的話,或許最好的選擇是借道中國,利用中俄鐵路為沙皇政府提供物質支援,這顯然離不開中國的合作。
現在不是趙北有求於協約國,是協約國有求於趙北,這麼一算,主動權就掌握在趙北手裡,他倒是不在乎協約國的那些軍火彈藥,而是想利用掌握的主動權從協約國那裡再換些經濟上的好處,尤其是工業技術,自從德國陷入戰爭之中,歐洲工業技術成系統的輸入中國的渠道就已經斷絕了,雖然趙北仍在世界上搜刮人才,而且在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