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機擔任掩護。
“南海”號和“東海”號上裝載的所有作戰飛機都是海軍專用型號,戰鬥機是“獵鷹”的海軍改進型“海鷹”,俯衝轟炸機是“隼”的海軍改進型“海隼”,魚雷攻擊機則是最新式的“飛魚”式,以上所有機型全部採用可摺疊式機翼,以便最大限度的利用航空母艦的機庫容積,而且所有的魚雷攻擊機和俯衝轟炸機也都與戰鬥機一樣採用可收放式起落架,以保證最大飛行速度。
兩艘航空母艦共載各式飛機一百四十架,此次攻擊,決定動用全部攻擊機和全部俯衝轟炸機,只留下二十架戰鬥機保衛航空母艦。
上午七點四十五分,在航空母艦高音喇叭播放的《海航突擊》的音樂聲中,第一攻擊梯隊從“南海”號航空母艦的飛行甲板陸續升空,十五分鐘之後,第二攻擊梯隊從“東海”號航空母艦飛行甲板起飛,目標英國戰列艦隊。
第1070章 海空戰(下)
單調有力的發動機轟鳴聲掃蕩著海面,一群“海隼”式俯衝轟炸機在那明亮的陽光下以梯形佇列向西北方向高速飛行,距離海面一千五百公尺,飛得不算高。
在領頭的那架“海隼”的駕駛艙裡,張宜武正輕鬆的駕駛著這架稍顯笨拙的俯衝轟炸機,此刻,就在這架“海隼”式俯衝轟炸機的機腹投彈架上掛著一顆重達五百公斤的航空炸彈,這使飛機的負擔沉重。
與其它的“海隼”一樣,張宜武駕駛的這架俯衝轟炸機也正處於閉艙飛行狀態,也就是駕駛艙的艙蓋完全關閉,此時,飛機的速度可以達到最快,這是戰鬥條令規定的,因為馬上就要進行一次實戰突擊,為了儘快抵達目標空域,所有的作戰飛機都絕對禁止拉開艙蓋,雖然這種拉開艙蓋飛行的感覺確實很拉風。
張宜武仰起頭,向上空望了過去,看見一群“海鷹”式戰鬥機,正飛行在俯衝轟炸機群的上方兩千五百公尺高度,有這些戰鬥機護航,“海隼”們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往前飛。
將目光挪回儀表板上,張宜武看了眼油量表,機翼掛載的那兩具副油箱的油料消耗得差不多了,再過幾分鐘就可以拋棄副油箱了,然後,這架俯衝轟炸機的飛行速度可以進一步提高。
油量表旁邊是一本飛行日誌,封面用夾子夾著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名面帶甜美笑容的少女,是張宜武少校的妻子,現在是一所大學的外語教師,這張照片還是幾年前照的,此次出征之前張宜武特意從一堆照片裡將這張照片挑出來帶在身邊,軍人也是有感情的。
張宜武少校的妻子可不是一般人,這位女士是季雨霖將軍的女兒,尋常人是很難與這個圈子發生聯絡的,張宜武農家出身,雖然是空軍航空學校的教官,可是一般來說也是很難認識季小姐的,為他與季小姐牽線搭橋的人卻不是一般人,正是這民國大總統趙北的兒子趙啟文。
張宜武是趙啟文從軍之後的第一位飛行教官,正是這層關係,使趙啟文充當起了他與季小姐之間媒人的角色。
張宜武的從軍經歷比趙啟文簡單,自從入伍之後,張宜武一直呆在空軍部隊裡,從來就沒有離開過部隊,當年趙啟文去西班牙參加國際縱隊之前也曾邀請張宜武一起過去,但是張宜武考慮了一番之後卻拒絕了,他不想去攙和外國人的事情。
張宜武知道西班牙空中戰場上的那個赫赫有名的“格格巫”是誰,但是他也答應趙啟文對此保密,有時候想想,他也有些羨慕趙啟文,論冒險精神,他確實是甘敗下風的。
相比趙啟文的“機靈”,張宜武的特點是“沉穩”,所以,當他申請加入海軍航空兵的時候,他選擇了俯衝轟炸機作為自己的座機,因為相比戰鬥機,這種飛機駕駛起來“四平八穩”,這是由戰術目的決定的,俯衝轟炸機要求轟炸精度極高,所以就不能太靈活,這同時也決定了,俯衝轟炸機不可能單獨出擊,必須在戰鬥機的保護下行動。
“海隼”是“隼”式俯衝轟炸機的海軍型,結構、效能基本上一樣,而且也有兩名成員,一名駕駛員兼機長,另一名是後座機槍射手兼領航員,如果是帶隊長機的話,後座機槍射手也會擔當電報員的角色,負責與航空母艦進行電報聯絡。
張宜武就是俯衝轟炸機編隊的隊長,也是第一突擊梯隊的隊長,此刻,坐在他後座的那名機槍射手兼電報員正在接收一封來自“南海”號航空母艦的電報,就在張宜武盯著妻子的照片的時候,電報員已經譯完了這封電報的全部內容。
“隊長,剛剛來的電令,是艦隊司令親自下達的命令,他命令我們立即調整航向至,改變座標。因為根據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