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2章 1933年(上)
公元1933年,9月1日,上海黃浦港,招商局碼頭。
一艘客輪在港口之外的主航道一側拋錨停機,等待著拖輪將客輪拖上碼頭停靠,趁著等待拖輪靠過來的時候,乘客們走上甲板,眺望黃浦江兩岸的風景,其中有一位四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子,他是從南洋過來的,他的名字叫熊成基。
站在甲板上,眺望黃浦江,熊成基感慨萬分,站在他身邊的那些隨員也都是同樣心情,去國多年,這次回國,他們才終於明白一個道理,無論他們護照上寫的國籍是哪一國,至少有一樣東西是不變的,那就是那顆奔騰在他們胸腔中的中國心,無論走到哪裡,他們還是中國人。
“那就是黃浦招商局碼頭了,當年‘戊申革命’之後,陶先生就是在那裡登岸的,當時我還在武漢協助趙振華主持軍事,沒有前來迎接陶先生,不過當時黃克強先生倒是在碼頭主持歡迎儀式,如今已過去二十多年,陶先生和黃先生都已謝世,中國的面貌也大變樣了,當年,這招商局碼頭還是南市管轄,現在卻已併入黃浦區了,世事如斯,讓人感慨啊。”
熊成基向隨員中幾位從來沒有來過上海的青年人介紹了一番,然後沉默下去,心潮起伏,他想起了陶成章,想起了黃興、孫文,也想起了蔡鍔、宋教仁,這些人現在都已不在人世,他們沒有看到憲政的實現,但是熊成基卻看到了。
只是,這眼前的一切,是真實的麼?還是短暫的幻影?憲政制度是否已經穩固了呢?這一切,目前來看,都不能做肯定的答覆,歷史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