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座城市現在都在忙碌,清理廢墟只是一件工作,另一件重要工作就是在城裡建立前線司令部,並將司令部從古裡耶夫轉移到阿斯特拉罕,而現在,這件工作已經基本完成,實際上,亞盟聯軍的南俄集團軍總司令季雨霖上將現在已經進入阿斯特拉罕市區了。
季雨霖上將是乘坐一輛繳獲的德軍卡車進入阿斯特拉罕市區的,他的那輛國產座車在從古裡耶夫轉往阿斯特拉罕的途中遭到了一架德國空軍攻擊機的攻擊,幸好防空哨及時發出警告,車隊的人員並無損失,但是多數車輛被毀,只能中途攔下一隊後勤車隊,繼續趕往阿斯特拉罕。
像季雨霖遭到的這種零星空襲,現在還是比較多的,南部戰場與北部戰場的形勢不太一樣,在這裡,德軍仍擁有較強的空中力量,時不時會從防空部隊的監視下零星飛越前線,對亞盟陣地實施襲擾,雖然造成的損失不大,但是卻讓人不勝其擾,現在,季雨霖已經下達命令,從南俄戰區北部戰場調集更多的戰鬥機部隊趕往南方空域,以圍剿那些打游擊的德國飛機,同時,阿斯特拉罕的警戒雷達站目前正在加緊施工,相信很快就可以為這座城市及其鄰近地區提供有效的遠端預警。
為了防止友軍誤擊,所有投入使用的繳獲車輛都在車頂繪製了清晰的防空識別標誌,季雨霖乘坐的這輛德國軍用卡車也不例外,在卡車的顛簸中,繪製著防空識別標誌的帆布車篷一晃一晃,而裝在車斗裡的那滿滿當當的軍用補給品也相互碰撞,發出撞擊聲,這輛卡車裡裝的都是罐頭,卻不是補給給軍隊的,城裡的平民和戰俘也需要這些中國製造的罐頭,為了向前線運輸大量的軍用補給品,中國修建的中亞鐵路網現在已是滿負荷的執行了,而空中航線也提供必要的協助,基本上可以滿足前線需要。
打仗就是打錢,這一點,季雨霖非常清楚,不僅直接的戰鬥會將戰爭經費迅速消耗,而且戰後的善後事宜也需要大把的花錢,光是救濟饑民就是一筆巨大的開銷,這筆開銷中國可不會獨自承擔,實際上,現在中國已經與美國簽訂了相關的協議,以“租借”形式向參戰的蘇聯方面提供物資,用以救濟蘇聯人民,季雨霖所乘卡車上拉的這批罐頭就是“租借罐頭”,蘇聯政府向中國政府租借的,以後是要償還的,可以用礦產折算。
路面坑坑窪窪,許多彈坑還沒有填平,卡車一路過來,顛簸得相當厲害,這使季雨霖有些吃不消,向車窗外瞟了一眼,發現距離市中心已是不遠,索性,季雨霖讓司機停了車,跳下卡車,招呼跟在後頭的隨行人員也全部下車,跟著集團軍司令步行前往司令部。
新司令部就設在市中心的一座圖書館裡,那座圖書館也是城裡儲存最完好的一棟還算結實的建築,在戰役期間,無論是中國空軍的炸彈還是中國炮兵的重炮,都沒能將那座圖書館摧毀,以致於在攻進城後,亞盟的步兵不得不在圖書館裡與守衛在那裡的德軍步兵進行了一場短兵相接的室內戰鬥,最後還是依靠噴火器和催淚瓦斯才結束了戰鬥。
等季雨霖帶領參謀部和司令部留守人員趕到新司令部的時候,他還可以聞到圖書館內部那淡淡的焦糊味,牆壁都是一片烏黑,提前趕來建立司令部的那些軍官和士兵正在忙著拿石灰水刷那烏黑的牆壁,而且他們已經完成了司令辦公室的“裝修”工作,只是那牆壁還是溼漉漉的,屋裡瀰漫著一股強烈的石灰氣味,季雨霖不得不暫時在司令部前的一座軍用帳篷裡辦公。
提前趕到司令部的參謀們已經完成了阿斯特拉罕戰役總結報告,以及目前戰況分析報告,季雨霖趕到司令部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審閱這些報告。
從報告來看,目前德軍主力已經被擊退到了阿斯特拉罕西北方五十公里之外的地方去了,而且從空軍的偵察報告來看,德軍很可能正在撤向“希特勒堡”,也就是以前的“斯大林格勒”,看起來,德軍是想再跟亞盟聯軍來一場“希特勒堡保衛戰”了,只是可惜,今時不比往日,德軍已沒有戰略優勢可言,那座伏爾加河與頓河交匯處的城市註定也會成為季雨霖的下一個獵物,而且是手到擒來,絕對不會像德軍攻擊斯大林格勒那樣艱難。
“報告!蘇聯赤衛隊派人過來聯絡了。”
正當季雨霖認真研究戰況分析報告的時候,一名參謀將一名蘇聯軍官帶到了帳篷裡。
季雨霖回頭一看,那個蘇聯軍官卻是老熟人,正是當年在古裡耶夫城裡給亞盟軍隊製造過麻煩的蘇軍神槍手瓦西里,現在,他是“蘇聯赤衛隊”的一名中校,專門負責與亞盟聯軍南俄集團軍進行聯絡,為了方便聯絡,他甚至學會了駕駛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