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西里將公文包裡裝著的幾份重要檔案轉交給了季雨霖,同時告訴了季司令一個重要訊息。
“司令官先生,根據我方得到的可靠情報,貝利亞集團目前正在組織一支刺客部隊,準備刺殺我方重要人員,希望貴方將這個訊息轉告亞盟高層,提醒他們注意,這個訊息,我們同時也通知了高加索集團軍方面。”
季雨霖一愣,看了眼瓦西里,說道:“你們的情報可靠?貝利亞現在對你們動手,這不是在幫助敵人麼?這是破壞盟軍的團結啊。”
季雨霖雖然表面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可是實際上,他一點也不奇怪。
“蘇聯赤衛隊”並不是蘇聯政府控制的武裝力量,這是一支由貝利亞政敵控制的武裝力量,而這個貝利亞元帥的政敵就是那位流亡伊朗的馬林科夫統帥,“蘇聯赤衛隊”就是馬林科夫以高加索游擊隊為基礎組建的一支正規武裝力量,本來的稱呼是“蘇聯紅軍”,但是為了區別於貝利亞政府指揮的蘇聯軍隊,最終,馬林科夫的這支由蘇聯軍隊“逃亡人員”為骨幹組成的武裝力量正式定名為“蘇聯赤衛隊”,又稱“蘇聯赤衛軍”,他們的口號是“捍衛蘇聯”、“消滅叛徒”,這裡的“叛徒”當然是指貝利亞和他的那個小集團,馬林科夫指責,是貝利亞謀害了斯大林,並且竊取了蘇聯最高權力,貝利亞政府是“不合法”的,而且貝利亞是德國間諜。
貝利亞集團和馬林科夫集團都聲稱他們是蘇聯政府的合法代表,而盟國方面顯然不想在到底承認誰的問題上浪費精力,所以,乾脆將其分別稱為“貝利亞政府”和“馬林科夫政府”,而且同時在雙方的政府駐地派駐了外交代表,以協商軍事援助事宜。
“蘇聯赤衛軍”得到了亞盟的大力援助,從人員到武器,蘇聯紅軍得到的東西,蘇聯赤衛軍也可以得到,而且數量更多,也正是依靠亞盟的援助,從1944年底到1945年夏,蘇聯赤衛軍已經發展為一支擁有四十萬武裝人員的正規軍,其戰鬥骨幹主要來自蘇聯紅軍,許多不滿貝利亞對德妥協立場的蘇聯軍人紛紛由中亞地區潛往伊朗,並在伊朗加入蘇聯赤衛軍,成為馬林科夫統帥的戰士,並且誓言解放祖國,與貝利亞集團鬥爭到底。
從武裝力量的戰鬥目標上講,蘇聯紅軍與蘇聯赤衛軍實際上是同床異夢的,雖然在亞盟和美國的調解下,貝利亞與馬林科夫在表面上達成了一致抗德的協議,但是在背地裡,雙方從來就沒有放棄過小動作,而就在上個月,馬林科夫政府剛剛宣佈粉碎了一起“預謀刺殺蘇聯最高領袖馬林科夫同志”的陰謀。
所以,對於又一個“貝利亞陰謀”的出臺,季雨霖一點也不覺得奇怪,這可能是事實,但是也可能是馬林科夫集團的捏造,目的是為了抹黑政敵,畢竟,馬林科夫政府在亞盟也駐有代表,似乎不必透過季雨霖轉達這個訊息,而之所以告訴季雨霖,似乎是想在中國將軍中製造某種印象,某種對貝利亞的負面印象。
第1230章 南俄戰區(下)
季雨霖很清楚貝利亞與馬林科夫之間的矛盾,而且這個矛盾不可化解,就像斯大林與托洛茨基的矛盾一樣不可化解,唯一的解決辦法是競爭對手永遠的“消失”,勝利者才會完全放心,並享受勝利果實,而這一勝利果實就是領導蘇聯。
蘇聯由誰領導,說句實話,季雨霖這個將軍並不關心,他唯一關心的事情就是貝利亞與馬林科夫的內鬥是否會影響到軍事行動的展開,畢竟,現在貝利亞領導的蘇聯紅軍正在南俄戰區北方作戰,而馬林科夫領導的蘇聯赤衛軍則在配合亞盟聯軍的高加索戰役,這個時候,貝利亞與馬林科夫的鬥爭就顯得不是那麼合時宜了。
現在,必須維持住貝利亞與馬林科夫的聯盟,至少在擊敗德國之前,兩人不能決裂,至於擊敗德國之後,兩人是否會上演一幕蘇聯的赤色內戰,那就不是季雨霖可以考慮的問題了。
馬林科夫之所以派信使過來將貝利亞的陰謀轉告給季雨霖,目的就是想透過季雨霖將此訊息轉達亞盟高層,並由亞盟高層出面,制止貝利亞的妄動。
先不管貝利亞想組織刺客行刺馬林科夫是否是事實,只要季雨霖得到了這個情報,他就有責任向上級彙報,而且他也相信,馬林科夫政府駐亞盟代表肯定也已經向亞盟報告了這個訊息,這樣來看的話,卻也不能排除馬林科夫集團捏造事實的嫌疑,目的就是抹黑政敵。
季雨霖是南俄集團軍總司令,雖然並不能直接指揮貝利亞或者是馬林科夫,但是他卻可以直接與亞盟高層人物取得聯絡,而這個“亞盟高層人物”正是中國總統趙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