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希望高麗兵儘快調回西康,那麼,咱們大家都省心,免得他們到處給咱們惹麻煩。我就想不明白了,這次彰德大演習,關這幫高麗兵什麼事情呢?非把這‘西康工程部隊’調出山來,難道真指望他們在演習的時候表演一把開山鑿洞的把戲不成?”
蔣翊武也有些納悶,不過他倒不介意帶著這幫朝鮮士兵跑來跑去,實際上,此次奉命率領部隊離開西康,趕往彰德,“西康工程部隊”是全體出動,而且齊裝滿員,是完全按照戰時體制進行調動的,對此,蔣翊武和劉復基都感到有些奇怪,他們的上級也同樣感到納悶。
不過納悶歸納悶,中樞的命令還是要堅決執行的,於是,這支基本上由朝鮮人組織的部隊就這麼離開了西康基地,先趕到四川,然後再由水路出川,趕往武漢集結。
由於川漢鐵路至武漢段尚未建成通車,此次出川,西康工程部隊是從重慶上船,一路東進,穿過三峽,順流而下,好在三峽地區已經建立起了幾座機器動力的拉縴站,這一路過來,倒是有驚無險,而且由於徵用了大批蒸汽機輪船,這次戰略機動非常迅速,不過幾天時間,部隊就已基本抵達武漢,而蔣翊武和劉復基所率領的這支部隊是最後一支趕到武漢地區的西康工程部隊,一共一千餘人,只是一個團的規模。
現在武漢已經遙遙在望,蔣翊武與劉復基站在露天艦橋上,舉目遠眺,但見前方江面黑煙滾滾,卻是此次負責運輸部隊的那些輪船,此情此景,兩人心中都是非常感慨。
他們都想起了四年之前的武漢,那時候,革命軍的運輸基本上全靠木製帆船,速度慢,效率低,但是現在,那些蒸汽機輪船已經非常直觀的體現出了國力的明顯變化,經過這四年的工業建設與商業發展,中國的工業實力提高了,相應的,對軍隊的後勤保障能力也隨之提高了,而這一切,與趙北的戰略計劃是分不開的,沒有趙北就沒有現在的工業氣息,沒有趙北,也不會有這支所謂的“西康工程部隊”。
有的時候,一個人的力量竟會有如此改天換地的本事,旁人不服也是不行啊。
這時,這艘輪船的汽笛響了起來,一艘引水的小火輪“吭哧吭哧”的駛了過來,領著這艘運兵船向漢陽碼頭方向駛了過去。
蔣翊武與劉復基也沒閒著,趁著這工夫趕去船艙和甲板,用蹩腳的朝鮮話再次重申了軍紀,經過這差不多兩年時間的整訓,這支朝鮮部隊的紀律總體而言還是不錯的,但是畢竟是一支外國人組成的部隊,考慮到保密的需要,這軍紀中最重要的就是把嘴閉緊,不許亂說話,朝鮮話跟中國話還是有很大差異的。
等重申完了紀律,這艘運兵船也差不多靠上了碼頭,前來接兵的正是“西康工程部隊”的司令趙孟善,他是朝鮮人,現在化名趙六,與他一起趕過來的還有這支部隊的中國籍副司令孫嶽,以及中國籍參謀長何燧,由於路上這艘輪船機器出了些小故障,因此比預定的時間晚到半個小時,眾人等得心慌,此時見輪船靠上碼頭,這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等跳板一搭上碼頭,幾名高階軍官便站在一邊,親自監督官兵們上岸,列隊之後,這支部隊就將立即開往漢口,並由那裡上車,直接趕往彰德,不在武漢逗留。
見了上司的面,蔣翊武與劉復基少不了要挨通訓斥,說起來他們是負責押兵的人,無論遲到的原因是什麼,他們都跑不了責任,好在這次只是輪船機器故障,他們確實也沒什麼辦法,所以,這書面記過的處分就免了,但是口頭批評是少不了的。
提前趕到集結地域,這當然沒問題,可是哪怕是遲到一分鐘,都會對整個軍事調動計劃造成影響。
為了等這支部隊趕到,那列軍用火車等了差不多半個小時,現在必須儘快過江,趕去火車站。交通工具是沒有的,全靠步行,到了漢江邊,就依靠幾隻渡船將部隊渡到漢口,本來,運輸船可以直接在漢口靠岸的,但是由於漢口碼頭已停滿了運載其它部隊的船隻,而由於排水量的關係,那艘運輸船又無法駛入漢江,因此也只能停靠漢陽碼頭,這也可以看出軍事運輸計劃的極端縝密性,任何一支部隊,如果遲到,很可能對整個運輸計劃造成負面影響,這也是副司令孫嶽批評蔣翊武與劉復基的主要原因。
整整一個團的部隊,即使是急行軍速度,也用了半個小時才趕到漢口火車站,等到了火車站一瞧,蔣翊武與劉復基這才發現他們這支部隊遲到給整個運輸計劃造成的影響,整座火車站亂哄哄一片,不少從湖南、江西趕來的部隊都眼巴巴的等著他們這支從西康過來的部隊上車,不然的話,整個列車時刻表都得打亂,西康部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