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先生,作為美國的外交官,我一向對中國有著強烈的好感,我個人認為,如果中國與日本之間的正常國家關係確實已無法維持,美國政府一定會盡量居中調停,如果調停失敗,那麼,我認為多數美國公民將站在正義的一邊,鋤強扶弱,這不僅是貴國國民心目中的美德,同樣也是美國公民心目中的美德。”
司戴德的話裡意思也很清楚,對於美國政府將在中日戰爭中採取什麼立場,他心裡完全沒有底,不過同時,對於中日之間結束“正常的國家關係”,美國政府倒是不怎麼關心,畢竟,日本貨多賣一批,美國貨就少賣一批,這個道理很簡單,更重要的是,一個越來越強大的日本是不符合美國的遠東利益的,確實需要有一個國家出面制約一下日本,牽制一下日本,以免威脅到美國的菲律賓殖民地。
同理,一個強大的中國也是不符合美國利益的,所以,這是一個均勢戰略,美國的遠東均勢戰略,美國可以幫助中國抵抗日本,但是美國絕不會容忍中國消滅日本,當然,以目前中國的國力,確實也無法消滅日本,這一點,美國政府倒是放心的。
趙北淡淡一笑,美國政府的立場是什麼,他能夠猜出來,既然在歷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可以在戰爭的前期採取中立,然後在戰爭的後期主動介入,下山摘桃子,那麼,同樣的道理,一旦中國與日本之間爆發戰爭,至少在戰局明朗化之前,美國政府是不大可能為中國火中取栗的,美國肯定也會像歷史上的那樣在戰爭後期下山摘桃子,所以,趙北並沒有指望美國在開戰之初就介入中日戰爭中去,他只是希望美國能夠保持“善意中立”,只要美國就遠東問題發話,英國和法國就不可能對中國進行有效牽制,那麼,剩下的唯一外交障礙就是北方的沙皇俄國了,但是俄國現在有德國看著,只要在外交上給些甜頭,相信俄國也不會直接介入中日戰爭,雖然俄國與日本簽訂有協約,但是那是針對第三國染指東三省利益情況之下的,只要德國不加入對日戰爭,俄國就沒有藉口派遣軍隊。
另一方面,這場中日之間的戰爭必須把握好一個度,既不能演變為一場你死我活的全面戰爭,也不能演變成一場曠日持久的長期戰爭,更不能被視為歐洲大戰的一個組成部分,這場戰爭必須限定在區域性地區,而且必須是速決戰,以便使中國能夠利用歐洲大戰攫取商業與工業利潤。
明白了這一點,也就能夠明白趙北現在所做出的重要抉擇:
無論如何,必須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之前對日開戰!
第605章 戰爭準備(上)
對日開戰必須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即使美國政府不願意明確立場,這場即將到來的東北亞區域性戰爭也必須打響,這是確定無疑的,這是趙北的戰略選擇。
仔細算算,留給趙北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按照他的歷史經驗,第一次世界大戰將於1914年夏天開始,而標誌性事件就是奧匈帝國皇儲弗朗茨。斐迪南遇刺身亡。
而現在,那位奧匈帝國的皇儲殿下已經正式決定對駐紮在薩拉熱窩的奧匈帝國軍隊進行一次檢閱,並附帶著對這座於1908年征服的巴爾幹城市進行“訪問”,這是列強對弱小國家的一次武力炫耀,但是同時,也將激起被征服者的反抗,按照歷史,弗朗茨。斐迪南就是在薩拉熱窩被人刺殺的,而這次刺殺也正式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直接導火索。
從今年年初開始,趙北就一直關注世界局勢尤其是歐洲局勢的發展,為了迎接這場即將到來的中日戰爭,他不僅進行了一系列的軍事部署,同時也密切關注著歐洲外交界的一舉一動,正是透過德國駐華公使,他準確的掌握了奧匈帝國最近的外交行動,很明顯,如果他不對此進行干涉的話,奧匈帝國的皇儲仍將遭到刺殺,即使考慮到所謂的“蝴蝶效應”,奧匈帝國的那位皇儲殿下不會遭到刺殺,這也絲毫不會影響到歷史的程序,該爆發的歐洲戰爭終將爆發,歐洲列強已為這場歐洲戰爭準備了很長時間,尤其是德國,野心勃勃的德國絕不會眼睜睜看著爭霸世界的大好機會就這樣錯過,無論導火索是什麼,都不會改變歷史的前進方向。
對於歐洲而言,第一次世界大戰必將改變整個歐洲的政治格局,而對於中國而言,第一次世界大戰將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戰略機遇,只要抓住了這個戰略機遇,中國將能很大程度的擺脫目前這種戰略劣勢,扭轉國運,為以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戰略基礎。
但是這有一個障礙,那就是日本,只要日本勢力不退出中國,那麼,中國的發展道路就不會平坦,也正因此,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