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中國人的戰術非常大膽,也非常聰明,朱爾典曾與使館武官進行過簡單的分析,武官告訴他,如果這場戰鬥真如莫理循在電報裡報告的那樣,那麼,無疑將對海軍戰術的發展造成深遠影響,就像當年中日甲午戰爭之後各國海軍紛紛在軍艦上加裝中口徑速射炮一樣,在這場旅順空襲戰之後,各國海軍恐怕就必須考慮軍艦的防空問題了。
實際上,就在昨天朱爾典的簡報透過電纜抵達英國國內之後,英國海軍大臣丘吉爾當天深夜就拍了一封密電,催促朱爾典儘快將莫理循手裡的那些戰地照片透過外交包裹在“最短時間裡”寄回英國,英國海軍必須搶在德國總參謀部得到中國提供的戰場照片之前弄清楚旅順港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但是莫理循現在還在威海衛,至少需要兩天時間才能趕到北京,而在此之前,中國軍方已經從空軍的空中偵察照片裡挑選了一部分刊登在了報紙上,所以,朱爾典今天收到報紙之後,立即派專人將這些刊登著戰場照片的報紙帶去了哈爾濱,借道西伯利亞鐵路去法國,然後再將這些報紙送回英國。
無論如何,朱爾典已經盡到了一個外交官的職責。
第653章 拉攏(下)
不僅英國駐華公使將那些刊登著旅順戰場照片的報紙送回了歐洲,法國、俄國、德國、義大利等國的駐華公使也都採取了類似的行動,各國外交官手持外交護照,紛紛借道西伯利亞鐵路返回歐洲,他們都急於向本國政府展示出現在旅順的那種“嶄新的戰鬥模式”,朱爾典完全相信,用不了多久,歐洲各國的航空工業將進一步得到加強。
當然,在朱爾典看來,中國空軍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戰術勝利,與戰爭的突然性是密切相關的,據他所知,在向日本方面遞交宣戰書之後僅僅兩個小時,中國就向日本發動了軍事進攻,一切都太突然,即使將日本換成英國,英國海軍未必能比日本海軍做得更好。
實際上,在得知中國空軍突襲旅順得手之後,英國本土的所有海軍基地都立即加強了戒備,海軍大臣甚至下令,一旦發現軍港上空出現不明身份的飛機,海軍可以不經任何警告就予以擊落,與此同時,英國國內幾乎所有能飛的飛機都被調到了軍港附近,保護軍港的天空。
同樣的,德國海軍也做出了相同的戒備姿態,法國、俄國、奧匈帝國、義大利等國也都將海軍基地的戒備等級提高,整個歐洲一片風聲鶴唳,僅僅只是因為一場發生於遠東的空中突襲。
對於正陷入巴爾幹危機中的歐洲而言,遠東的這種嶄新的戰爭模式非常有可能被敵對國家或敵對軍事集團模仿,這對於戰爭腳步越來越近的歐洲是好事還是壞事,目前還看不清楚,不過有一點是清楚的,列強肯定相信,如果中國能夠用空軍攻擊海軍並取得輝煌勝利,那麼軍事技術更強的歐洲國家將能做得更好。
必須承認,這一次,中國軍人的形象完全被改變了,在列強眼裡,這支軍隊不再是歐洲軍事強國的簡單模仿者,中國軍人開創了一個嶄新的戰爭模式,而且他們用事實告訴歐洲軍事強國,空軍在現代戰爭中完全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但是也必須看到,空軍的突擊行動僅僅只是這場遠東戰爭的開端,真正的重頭戲還在後頭,中國能不能擊敗日本,不僅要看空軍的表現,還要看陸軍的表現,至於中國陸軍能否表現得像中國空軍那樣富於進取精神,這要看戰事的發展。
看著那些從馬車邊經過的狂熱中國青年,朱爾典感慨於這個民族的覺醒,但是他也知道,狂熱的民族與國家主義也是一把雙刃劍,如果控制不好的話,可能會殺傷握劍的人,這一點,在當年的那場日俄戰爭中已有所體現。
由於街面上的人太多,朱爾典不得不在街邊等了差不多半個小時,這才得以繼續趕路,等他的馬車抵達外務部的時候,正好與趕到外務部的美國駐華公使司戴德打了個照面。
司戴德也是來打聽德國政府交還膠州灣租借地的內幕訊息的,而且他比朱爾典早到了半個小時,已經從外務總長伍廷芳那裡得到了答覆,正準備趕回美國公使館向國內拍發電報報告此事。
得知朱爾典也是來打聽這件事情的,司戴德並不覺得奇怪。
“公使先生,關於德國交還租借地的這件事情是真實的,剛才外務總長先生已經親口告訴我,他已被總統先生授權,與德國駐華公使就這件事情進行交涉,在我看來,德國方面交還青島的決心很大,似乎不像是說說而已。”司戴德說道。
朱爾典擰了擰眉頭,沉默了片刻,然後拿出了他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