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降落的是重型轟炸機,沒有幾十個人是絕對推不動的,在某些情況下,甚至還必須動用卡車。
“夜鷹1號中隊”就是重型轟炸機中隊,該中隊擁有重型轟炸機十八架,分成三個轟炸機分隊,該中隊的指揮官是中隊長秦炳,軍銜中校,比戰鬥機中隊長的軍銜要高一級,僅此一點,就可看出重型轟炸機部隊在總統心目中的分量。
秦炳,字炳烈,四川廣安人氏,肄業於順慶府中學堂,1904年赴成都入陸軍弁目隊學堂學習軍事,1906年加入同盟會,從陸軍弁目學堂畢業之後,他就在四川新軍中服役,“戊申革命”爆發之後,同盟會四川分會立刻著手在四川發動起義,秦炳的任務就是策動四川新軍響應會黨起義,但是四川總督趙爾巽搶先下手,解除了新軍武裝,結果同盟會策動的四川起義失敗,秦炳的革命黨身份也就此暴露,迫不得已,只好跟著熊克武、黃樹中、謝持、饒國樑、佘英等革命黨同志亡命江湖,最後借道陝西逃到武漢,而那時,趙北已率領共和軍光復了武漢,而且正好是春節,正是那一次,秦炳認識了總司令,只是由於當時同盟會堅持認為應該由同盟會領導革命事業,因此,秦炳最終沒能留在共和軍裡效力,而是跟隨謝持等人去了福建,投奔革命建國軍。
秦炳並沒有在福建軍隊中呆多久,很快他又跟隨上級去了廣東,參加了廣東的光復工作,但是由於君憲派掌握了廣東政權,革命派遭到排擠,秦炳不得不跟隨黃興、宋教仁等人輾轉各地,尋求著同盟會的機會,並最終到了廣西,並在光復後的廣西革命政府中擔任過一段時間的軍事顧問,後來南北大戰爆發,秦炳又跟隨廣西革命軍北調杭州,與北洋軍隔著太湖對峙。
聯合陣線擊敗北洋軍後,宋教仁曾打算在聯合陣線的基幹部隊裡安插一批同盟會幹部,於是秦炳就被調去李烈鈞的部隊,擔任團長,但是後來宋教仁遇刺身亡,這個“摻沙子計劃”壽終正寢,不過秦炳也沒有離開李烈鈞的部隊,並隨即被提拔為旅長,再後來,同盟會中的部分高階幹部策劃“廣東事變”,派人到處聯絡同盟會員,秦炳也在聯絡名單中,但是沒等秦炳拿定主意是否跟隨陳其美,李烈鈞已得知了訊息,於是派人將他軟禁在司令部裡,結果,整個“廣東事變”過程中,秦炳就一直呆在李烈鈞的司令部裡,直到陳其美等人亡命南洋,他才被李烈鈞從司令部踢了出去,並被“禮送”出境,就食於閻錫山幕府,冷板凳一坐就是差不多兩年。
直到兩年之前,總統命令各地軍政長官舉薦航空人才,於是,閻錫山便將秦炳的名字報了上去,併為他擔保,於是,秦炳就被調去了航空處,經過陸軍部和軍情局嚴格審查,得以過關,就這樣,四川弁目學堂出身的秦炳做了空軍學員,從最基層的飛行士官學起,憑藉著堅韌的毅力和優異的成績脫穎而出,並被總統提拔上來,直到這時,秦炳才得知,總統一直在關心他這個在團年飯席上認識的青年軍官,實際上,閻錫山的舉薦只不過是一個煙霧彈而已,真正決定挑選秦炳進入空軍的是總統本人。
有了總統這個靠山,秦炳一路青雲直上,從陸軍航空兵准尉一直到現在的空軍中校,總統的用意已很清楚,他希望秦炳也能看到這一點,那就是,總統絕不會因為某人過去犯了小錯誤而對其存在偏見,只要改正了錯誤,總統既往不咎,這一點,總統不僅是做給秦炳看的,更是做給其他人看的,而且效果很好,當年不少跟隨陳其美亡命南洋的同盟會員紛紛返回國內,投效總統,這些都是人才,在工業與商業的發展中,他們起了重要作用,當然,對於陳其美那幫上了通緝令的“罪魁禍首”,總統一直沒有原諒,這也可以看出,總統是個恩怨分明的性情中人,也正因此,秦炳現在對總統是欽佩之極,在他看來,總統的戰略眼光無人能及,總統的政治手腕更是高明之極。
秦炳雖然一直在國內學習航空技術,沒有去德國留過學,但是由於總統對他的青睞,以及他的成績確實非常優秀,最終,總參謀部決定任命秦炳擔任“夜鷹1號中隊”的中隊長職務。
與其它的轟炸機部隊不同,“夜鷹部隊”是重型轟炸機部隊,目前共轄兩個中隊,分別為“夜鷹1號”和“夜鷹2號”,這兩個中隊共擁有重型轟炸機三十六架,清一色都是最新式的“禿鷲”式轟炸機。
“禿鷲”式轟炸機是中國自行研製的一種四發遠端重型轟炸機,這種轟炸機裝備四臺中國自行製造的水冷直列式汽油發動機,這種發動機是根據德國最新式內燃機改進而成,每臺發動機可以提供兩百六十馬力的額定功率,四臺發動機被夾在上下機翼之間,為轟炸機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