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部分(3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我是中國外務部派來的,這是我的翻譯。此次前來,我奉命向貴國政府呈送一份外交備忘錄,這是‘亞細亞解放陣線’的共同決議,請大使先生務必透過外交渠道盡快遞送貴國政府,同時,我國駐蘇大使也已奉命將此情況轉告貴國外交部門,想必不久之後,大使先生就會收到國內的電報的。”

來人只是簡單的將他的任務介紹一番,然後將一份外交備忘錄轉交給了卡察列夫,之後告辭離去,沒有任何逗留的意思。

卡察列夫送走了中國外交官,然後迅速回到使館,準備仔細看看那份外交備忘錄的內容,可是等他趕回會客室的時候,卻發現原本放在桌子上的那份外交備忘錄不見了,他大驚失色,急忙叫來保安人員,準備搜尋使館,不過最終被證明是虛驚一場,使館並沒有出現賊,也沒有出現外國的間諜,拿走那份外交備忘錄的其實就是一位使館的秘書,他拿著外交備忘錄直接去了電報室,將這份外交檔案的內容梗概在第一時間用電報拍回了蘇聯,當保安人員找到外交備忘錄的時候,這份外交檔案正拿在秘書同志的手裡呢。

卡察列夫雖然非常惱火,不過他還是壓住了火氣,誰知道這位秘書同志剛才是在跟誰進行電報聯絡呢?誰又能肯定這位秘書同志的真實身份呢?還是選擇沉默吧,最多將此事告訴外交部門知道。

卡察列夫默默的等待著那封電報拍發完畢,然後面無表情的接過秘書同志遞過去的那份外交備忘錄,直到這時,這位大使先生才看到這份外交備忘錄的內容。

內容並不多,要點就是四條:第一,“亞細亞解放陣線”認為,蘇聯軍隊進入伊朗境內的行為屬於“武裝入侵”,是非法的,而且蘇聯扶持伊朗將軍為伊朗統治者的行為也是不可接受的,這是干涉伊朗內政,而且威脅到了亞洲集體安全;第二,“亞細亞解放陣線”正式向蘇聯政府提出建議,要求蘇聯軍隊必須在1940年年底之前全部撤出伊朗領土,而且必須交還那些被蘇聯海軍搶走的伊朗的軍用與民用船舶;第三,以上要求,蘇聯政府務必於五天之內給予正式答覆;第四,如果逾期蘇聯政府不予正式答覆,則亞洲各國不排除採取“果斷行動”,以維護亞洲的集體安全。

看著這份外交備忘錄的內容,卡察列夫渾身是汗,在他看來,這其實不是什麼“外交備忘錄”,而是一份“最後通牒”,雖然措辭比最後通牒委婉一些,可是這並不能否認它的潛在威脅口吻。

雖然秘書同志已經將這四點內容透過加密電報拍發回了蘇聯,但是卡察列夫還是以蘇聯駐華大使的身份拍出了第二封同樣內容的電報,這封電報是拍給他的直接上級的,也就是那位莫洛托夫同志。

一個小時之後,莫洛托夫署名的回電就拍到了大使館,內容也很簡單:

“卡察列夫同志,你的工作非常認真,斯大林同志非常滿意。對於中國方面的無理要求,蘇聯政府決定不予理會,同時,蘇聯政府也決定授權你繼續向中國政府進行交涉,如果有必要的話,伊朗所有石油的開採權都可以讓給中國,條件是中國政府不能再對蘇聯政府的行動指手畫腳,英勇忠誠的蘇聯紅軍指戰員將是蘇聯國家利益的堅定保衛者和捍衛者!”

看到這份電報,卡察列夫沮喪之極,他終於拿定了主意,那份報告他不寫了,因為他已意識到蘇聯政府高層的意志是不可動搖的,這種鋼鐵般不可動搖的意志來源是什麼呢?卡察列夫認為,這個或許是因為蘇聯軍隊的龐大軍事機器吧,清除了那些“叛徒”、“帝國主義走狗”的蘇聯軍隊或許更有戰鬥力也說不定呢。

第1136章 新的戰爭

燦爛的陽光灑在平靜的海面上,反射著五顏六色的光,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奇異景象,主要是因為那海面上漂浮著少許的油汙,這些油汙有的是岸邊的油田洩露到海里的,還有一些則是軍艦上洩露的潤滑油和燃料油,無論如何,這就是工業時代的別樣色彩,工業的喧囂中,出現的不僅是更加緊張的生活節奏,而且還有這無處不在的汙染,好在汙染不太重,海里還是可以看見魚的。

這裡是巴庫,裡海西岸最大的城市,同時也是蘇聯境內最重要的石油基地之一,這是一座位於高加索山脈腳下的工業城市,沒有這裡的石油,蘇聯的工廠就無法運轉,農田就要荒蕪,甚至連軍隊裡的坦克、飛機也將完全失去戰鬥力,而且,巴庫不僅是蘇聯的石油供應基地,還同時是重要的化工基地、煉油基地。

明白了這一點,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蘇聯政府會在巴庫駐紮重兵,實際上,經過整頓合併之後的高加索軍區的司令部駐地就在巴庫城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