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就有一條值得跟蹤的新聞。
在角落的那張書桌前坐下,莫理循從公文包裡取出紙筆,很快就開始草擬一份新聞稿。
“作為一名新聞從業人員,我現在非常的興奮,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很可能是世界上最早乘坐飛機進行遠距離旅行的記者,就在今天,我從中國的廣州登上一架旅客機,借道香港直飛菲律賓的馬尼拉城,並在走下飛機的時候受到了馬尼拉當局的熱烈歡迎,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再過幾天,讀者可能就會在報紙上看見我與飛行員的合影。
這架可以執行遠端飛行任務的旅客機是由中國的一家飛機制造廠製造的,值得一提的是,這架飛機是全金屬結構,與那些木頭骨架、帆布蒙皮的飛機比起來,這種全金屬結構的飛機不僅更結實,而且更輕!
是的,這種被中國人稱之為‘進步’號的旅客機肯定要比同樣體積的木製飛機輕便,因為它採用了一種全新的鋁合金,這種鋁合金不僅硬度高,而且重量輕,而這種全新的合金材料之所以能夠批次製造,這要歸功於中國中樞政府集中力量在中國的西南地區建造的那幾座水電站和電解鋁工廠,沒有這些工業部門,這個曾經遠遠落後於時代的東方國家或許永遠也不可能製造這種合金以及利用這種合金而製造的飛機。
曾經有讀者來信,詢問為什麼中國遲遲不肯加入協約國一方,用實際行動來捍衛世界和平,維護國際公理,而不是僅僅將和平與公理的呼籲掛在嘴上?
現在,或許諸位可以從‘進步’號旅客機上看出中國為什麼不願加入協約國陣營的某些原因,因為在許多中國人看來,在對華友好的行動上,德國人遠遠走在其它列強的前頭,沒有德國人的工業技術援助,中國人不可能取得現在的工業成就,用一句不怎麼誇張的話來說,現在中國工廠所製造的產品中,小到一顆螺絲釘,大到一架旅客機,都可以看到德國工業技術的影子,而現在,中國的工廠正在利用這些德國技術製造出價廉物美的商品,佔領著亞洲的廣闊市場,而與此同時,習慣於從土地中榨取利潤的中國商人也從這種工業的瘋狂擴張中得到了巨大的利益,而他們也正像西方商人曾經做過的那樣,利用工業帶來的巨大利潤進一步擴張他們的工業帝國,這當然離不開政府的引導,但是如果沒有足夠的工業技術支援,這種快速的工業擴張也是不可能實現的。
即使是現在,當歐洲的戰火將歐洲工業的繁榮化為硝煙的時候,在中國,在這個東方國家,依舊有許多德國技術人員在協助他們的中國同行,研究著新技術,發展著新技術,那麼請問,在這種情況之下,中國人怎麼可能會拋棄他們與德國人之間的友誼呢?雖然這種友誼確實是建立在互利的基礎之上。
據說,用來製造‘進步’號旅客機的鋁合金就是由一群德國的冶金專家研究出來的,沒有他們的配方,或許這架飛機根本飛不起來,那麼,我這次依舊只能乘坐輪船來到菲律賓。
中國的技術人員之所以將他們製造的這種可以乘坐二十人的旅客機稱之為‘進步’號,或許就是對他們心聲的最好表達,這個時代的中國需要進步,而且他們確實也在進步。
無論歐洲人怎麼評價中國在此次歐洲戰爭中所採取的立場,都無法改變以下這個事實:當歐洲人利用歐洲工廠製造的槍炮彈藥將歐洲變成廢墟的時候,中國人卻在利用這個難得時機發展他們的工業與國力,或許,等歐洲人結束了他們的衝突之後,再回過頭來向遠東眺望的時候,他們會驚訝的發現,一頭沉睡的獅子正在睜開眼睛,雖然那眼神或許還有些迷茫,但是它畢竟已經醒來,那麼,它的怒吼或許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了。”
第841章 帝國獠牙
當有價值的新聞擺在眼前的時候,莫理循就是一個標準的工作狂。
為了準備這份關於中國工業發展情況的新聞稿,莫理循幾乎工作了一個下午,等他最終完成這份稿件的時候,天已經黑了,而他,甚至連午飯都還沒有吃過。
將稿件裝進公文包,莫理循離開客房,向旅館的值班經理訂了一份選單,雖然旅館裡確實也有餐廳,但是莫理循並不打算在餐廳裡進餐,他叮囑值班經理,叫人將他訂的菜全部送到他的客房,他將在客房裡進餐。
半個小時後,一名服務員才將全部的菜上齊,其實菜也不多,不過就是一份烤牛排,一盤蔬菜沙拉,一隻牛角麵包,以及一些飯後的甜點和水果。
在服務員離開客房並將房門關上之後,莫理循就在桌邊坐下,繫上餐巾,然後拿起刀叉,剛將餐叉擱在牛排上,突然想起一事,於是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