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部分(2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夠浮起。

本來,日本軍方是打算在旅順戰役結束之前對“金剛”號水下部分的艦體實施爆破處理的,但是由於中國裝甲部隊行動非常迅速,沒等日本工兵動手埋設炸藥,就控制住了港口戰略要地,最終,“金剛”號“完整”的落入了中國海軍手中,並立即被提上了打撈計劃。

打撈“金剛”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得不求助於世界頂尖打撈公司,最終參與沉艦打撈的不僅有美國打撈公司,而且也有義大利打撈公司,為了浮起這艘排水量兩萬六千餘噸的戰列巡洋艦,打撈隊不得不想盡辦法,並使用世界上最先進的機器與裝置,甚至不得不先將那幾座炮塔拆去,以減輕軍艦重量,等最終將艦體撈出海面之後,整艘軍艦的外型實際上已有了很大的改變,而且艦體鏽跡斑斑,船殼上的魚雷衝擊波所造成的凹痕清晰可見,而且動力系統也需要更換。

“金剛”號在中國空軍的攻擊中一共吃了六顆魚雷,以及一些重磅炸彈,由於航空魚雷戰雷頭威力較小,因此艦體破壞並不嚴重,主要結構保持完整,也正因此,中國海軍部決定修復這艘來自英國造船廠的日本戰列巡洋艦,並更換炮塔和主炮,以及動力系統。

打撈這艘戰艦不容易,修復起來更不容易,當時中國還沒有能夠提供這種戰列巡洋艦修復所需的大型船塢,海軍部不得不緊急在旅順修建了兩座超大型船塢,專門用於戰艦的修復工作,同時從美國、德國聘請造船技術專家提供技術支援,併為更換炮塔和主炮專門在旅順創辦了一家海軍炮廠,將漢陽兵工廠下屬的炮廠搬遷於此,並從美國引進更先進的機器,由該廠製造新艦所需的雙聯裝炮塔。

海軍部原本打算繼續沿用“金剛”號原來使用的英制十四英寸艦炮的,但是當時歐洲已經開戰,英國不可能提供這種艦炮,而德國也因為同樣的原因無法向中國海軍提供類似的艦炮,至於美國,雖然可以提供口徑稍小些的艦炮,但是考慮到後勤的需要,以及“金剛”號的特殊情況,海軍部最終確定下來的主炮口徑是二百八十毫米四十五倍徑海軍炮,這種艦炮與“綠林”號、“赤眉”號所用主炮完全一樣,而且中國炮廠能夠自行製造炮身和炮彈,這對戰時的後勤供應非常關鍵。

在內行看來,在“金剛”號上換裝這種海軍炮多少有點大材小用,但是海軍部的理由卻也非常充分,那就是,中國海軍目前確實也不需要更大口徑的艦炮,因為中國海軍的主要任務不是尋求艦隊決戰,而是保護海岸線,並在必要時投入海上破交戰,那麼,二百八十毫米口徑的艦炮就足夠使用了。

當然,之所以選擇口徑稍小一些的艦炮,還有一個次要原因,那就是成本,英制十四英寸艦炮的造價幾乎相當於國產二百八十毫米艦炮的兩倍,至於炮彈也是同樣如此,中國海軍沒有那麼多的經費,所以能省一點便省一點,畢竟,現在海軍部首先需要解決的戰列艦問題不是好不好,而是有沒有。

除此之外,這種艦炮重量更輕,那麼在排水量不變的情況下,軍艦可以裝載更多的燃料,以保證航程,再加上使用了更為先進的美國造蒸汽輪機,戰艦可以跑得更快、更遠。

等將“金剛”號修復完工之後,中國海軍就擁有自己的戰列艦了,雖然這種所謂的“戰列艦”多少有點名不副實,但是至少可以使海軍看上去不是那麼寒酸了,畢竟,作為一個大國,一個擁有漫長海岸線的東方大國,中國無論如何也應該有幾艘大型戰艦看守海岸線,現在,像阿根廷、巴西、智利、希臘那些小國都擁有各自的戰列艦,如果中國海軍不裝備幾艘類似的戰艦的話,那麼這場面上就說不過去。

與“金剛”號一同被打撈起來並進行修復的還有另一艘日本戰艦“薩摩”號,這艘軍艦屬於前無畏艦,在效能上已經落後先進水平太遠,排水量、武備、航速、裝甲等方面均不如“金剛”號,但是相比另外那幾艘沉艦,這艘“薩摩”號多少還算是戰列艦,因此,海軍部最終決定將“薩摩”號也一起修復,並與“金剛”號組成一支獨立的戰列艦編隊,共同執行任務。

現在,正在旅順軍港船塢中進行修復的兩艘大型軍艦就是“金剛”號與“薩摩”號,而作為修復工作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造船工人的素質直接決定著這兩艘修復戰艦的質量。

作為一名拿到焊接證書的高階焊接工,以及一名工頭,劉鐵柱很清楚他工作的意義,當年,日本軍艦之所以能夠在長江裡橫行,就是因為中國有海無防,而現在,中國海軍實力仍然不足,也正因此,需要像劉鐵柱這樣的技術骨幹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用靈巧的雙手增強中國海軍的實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