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都是他的隨員,其中既有秘書、機要員,也有警衛,作為一名中樞政府的高階官員,熊希齡有資格配備警衛人員,這些警衛人員均來自於京畿警衛處,京畿警衛處的唯一職能就是為所有的中樞高階官員提供安全保衛工作,並由統帥堂轄下的侍從室直接管理。
熊希齡是從天津過來的,昨天他去天津大沽主持大沽新港的奠基儀式,隨後在天津視察了一下當地的紡織業發展情況,跟他同去天津的還有工商部總長劉揆一,不過劉揆一現在還留在天津視察當地的輕工業基地,沒有跟熊希齡一起回北京,本來從天津回北京最方便的交通方式是乘火車,但是熊希齡想順便考察一下京津國道的道路情況,看看底下報上來的資料與真實資料是否一致,畢竟,修路的施工隊是民間公司,而出錢修路的則是財政部,熊希齡不想被人當成是冤大頭,更不想替人頂缸,否則,那個督政處還有內政部都不會給他好臉色看,也正是出於這個目的,熊希齡才決定乘坐汽車趕回北京,他去天津的時候坐的是火車,現在這幾輛汽車是從天津市政府借的。
這一路走一路看,熊希齡對於京津國道的建設質量還是比較滿意的,所以,當靠近北京的時候,熊希齡的主要注意力已經從國道轉移了,他開始考慮為財政部添購幾輛公務用車的事情了。
雖然這兩年經濟發展勢頭不錯,再加上消炎藥磺胺嘧啶及其衍生物在國際市場上賺取的驚人利潤,這民國財政部終於基本上擺脫了北洋時代的困窘局面,雖然目前為了支撐那個“四年工業發展計劃”,財政部的日子過得依舊是緊巴巴的,但是由於熊希齡的高超理財能力以及歷年的財政節餘,現在的財政部總算是可以為自己購置一些汽車了。
說起來財政部管著全國的財政,可是現在的財政部總共只有五輛汽車,四輛轎車,一輛卡車,平時的公務用車基本上仍是依靠馬車,甚至是腳踏車,說起來都有些磕磣,每當有什麼重大公務活動或者需要與外國財團打交道了,財政部才東拼西湊的跟各方化緣,五花八門的汽車才能稍微給財政部的上上下下一些底氣,可是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作為中國的財政中樞,這面子工夫確實也是少不了的。
要是擱以前,熊希齡是下不了決心添購汽車的,但是現在不同了,因為中國可以自行製造汽車了,轎車、卡車都能製造,雖然效能或許平平,但是相比外國汽車,中國汽車在價格上還是有優勢的,由於從美國福特公司引進了剛剛出現的流水線生產工藝,並對其進行了進一步的最佳化處理,中國造汽車的價格要遠低於那些飄洋過海而來的外國汽車,這不僅要感謝那些工程技術人員,更要感謝那位趙大總統,沒有他的那個“四年工業發展計劃”,武漢就不會成為中國現在的重工業基地,更不會出現與汽車製造業相配套的諸多工廠,作為現代工業最為璀璨的一顆明珠,汽車製造業最考驗一個國家的工業實力與組織能力,畢竟,這個虛弱的國家曾經連鐵釘都需要進口,而現在,這個國家的工廠已經能夠仿製汽車發動機了。
但是汽車業的發展需要廣闊的市場,目前出口還談不上,所以,武漢工廠製造出來的那些轎車、卡車就需要政府訂貨,以維持工廠的正常運轉,熊希齡之所以現在突然冒出為財政部添購汽車的念頭,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中國的市場,最好還是應該由中國商品佔領,哪怕它是掛著個“中美合資”、“中德合資”的招牌。
由於國防軍的訂貨多為卡車,所以目前武漢汽車廠正在集中全力完成軍方訂貨,至於以前製造的轎車,除了向民間銷售了一部分之外,剩下的還積壓在露天倉場,熊希齡打算將其一口氣買下,不僅給財政部配車,也給其它政府各部多配幾輛汽車,尤其是農林部、教育部那些“冷衙門”,不能叫人說熊總長偏心眼,更不能給政敵以攻擊的黑材料。
熊希齡坐在車裡琢磨著為政府部門添購汽車的事情,直到汽車停下,他才收斂心神,向車窗外一望,兩邊仍是田野,離北京城還遠著呢。
“為何停車?”熊希齡問坐在前頭的那名秘書。
“前頭堵車。”秘書回答。
“堵車?這一路沒看見多少車啊。”
熊希齡好奇之下推開車門,走下汽車,幾名隨員急忙跟上,護衛左右。
下了車,熊希齡才看清那國道上都是馬車、騾車一類的民間車輛,拉的東西卻基本上只有一樣,清一色的棉花包,趕車的車把式們正聚在一起打聽前頭髮生了什麼事情。
熊希齡問了幾名車把式,但對方都有些語無倫次,無奈之下,只得派了一名警衛到前頭去打探,而他本人則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