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部分(3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著隨員與那幾名被堵在路上的棉花采購商聊了起來,打聽一下京津一帶地區輕工業發展給民間帶來的變化。

京津不比武漢,這裡距離山海關太近,距離海岸也太近,考慮到日本的威脅,所以在那個“四年工業發展計劃”中,京津地區與其它沿海地區一樣,除了少量的軍事工業之外,這裡主要發展輕工業,棉紡織業就是輕工業中的代表性行業,現在還沒到收棉花的時候,這些棉花商人收購的都是陳棉,但是現在棉紡織業發展迅速,尤其是江蘇,那裡集中了全國一半以上的紡織廠,北方的陳棉是供不應求,而北京、天津就是北方的棉花集散中心,這裡的棉花主要透過火車、輪船轉運南方。

熊希齡正與一名棉花商人聊得興起,那名警衛已從國道前頭折返。

“總長,前頭就是南苑,有一幫青年在航空基地路口集會演說,在那路口瞧熱鬧的人太多,軍人、村民好幾千人呢,這國道兩邊又是灌溉渠,結果把那道路就給堵上了。現在憲兵已經過去了,正在協調。”

“原來如此。”

熊希齡恍然,最近中國與日本的關係非常緊張,為了反擊日本,全國各地的愛國人士都組織起來了,有的遊行示威,有的發表演說,掀起了一場狂熱的愛國反日運動,在這裡頭,那個褒貶不一的政宣委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而主持政宣委的張激揚也被穩健派國會議員指責為“惟恐天下不亂”的愣頭青。

但是熊希齡卻明白,張激揚只是站在前臺的人物,真正在幕後策劃反日運動的是那位民國的總統先生,自從聯合陣線上臺執政之後,趙大總統就非常熱中於煽動青年運動,經常到京津等地的中學、大學視察,與青年學生們打成一片,所以,在現在的青年人中,總統的威望不是一般的高。

“鬧吧,鬧吧。中國的強大不是發表一些演說就可以實現的,中國需要實幹家。”

熊希齡無奈的搖了搖頭,不再對此事感興趣,坐回車廂裡,繼續琢磨他的政府公務用車購置計劃去了。

半個小時後,這段嚴重壅塞的京津國道才恢復了正常交通,熊希齡催促著司機加快速度,趕去北京城,因為他要趕一場會議,而且不是普通的政府會議,而是一場外交談判,“東北亞危機”由於英國、美國的強力斡旋和干預,目前正逐步走向緩和,今天外務部將繼續與日本外交特使舉行會議,討論如何解決中日之間的分歧,彌和兩國關係,由於今天的談判要涉及日本商人和企業對中方製藥企業的專利侵權問題,所以熊希齡有必要參加談判,畢竟,磺胺嘧啶及其衍生物的生產與銷售直接關係到中國的中樞財政狀況,該藥品的生產與銷售以及專利授權均由財政部直接管理,而日本企業肆無忌憚的仿冒和傾銷嚴重損害了中方利益。

汽車經過那個路口的時候,熊希齡特意看了看路口,發現那些發表演說的青年已經走了,只有一些憲兵和航空兵軍官在那裡晃悠,於是苦笑著收回了目光。

熊希齡的車隊很快駛進了北京南城,就在大前門火車站前,熊希齡終於碰見了那幫在南苑航空基地路口發表演說的青年,這時他才明白對方為什麼會消失的那麼快,因為這些青年都騎著腳踏車,而且從那些腳踏車上的標記來看,這些腳踏車多數都是由民國大總統獎勵給那些品學兼優的中學生和大學生的,難怪他們如此熱情的響應總統的反日號召。

“難道是一路從天津過來的?”

熊希齡留意了一下那些青年們插在腳踏車上的旗幟,發現其中的多數人似乎都是天津幾所技術學校的學生,不過他的心思沒在這上頭,很快就命令司機調轉車頭,從另一條道路繞了過去,以免被那些正在火車站前聚集的青年攔住。

不過熊希齡的車隊還是太惹眼了,青年們當然不會放過他們,於是,等熊希齡的車隊趕到北京北城並在外務部大院前停下之後,這幾輛公務用車的車廂外頭已經被人貼滿了花花綠綠的傳單,多數都是號召國民抵制日本商品的,少數更為激進的傳單上甚至還在高喊“打倒列強”。

“這幫愣頭青,不知天高地厚,內政部也不管管。‘打倒列強’,這口號也是能亂喊的麼?這要是叫英國公使和美國公使聽到了,只怕外務部又要頭疼了。”

熊希齡從車廂上扯下幾張傳單看了看,對青年們的評價可不怎麼高,嘆了口氣,扔了傳單,吩咐隨員將車廂上的傳單清理乾淨,然後便帶著一名機要員走進了外務部大院。

外務部門前早有司員恭候,見熊希齡趕到,急忙將他引去了會客室,奉上清茶,讓熊總長在這裡先歇歇腳,現在離正式會議舉行還有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