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1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餿美枰槌て木跫�幀�

“這個新組建的聯合政黨是代表國民的利益,因此叫做‘國民黨’。”宋教仁說道。

“哦。”

總司令只是淡淡一笑,什麼評價也沒有。

歷史的軌跡似乎又轉回去了,只是時間卻提前了一點。

但是蝴蝶的翅膀已掀起了風暴,將這歷史的軌跡吹得面目全非了。

第258章 武穴(上)

沉悶的汽笛聲從長江上傳來,一艘懸掛著英國國旗的客輪在江面上鼓輪西行,那根菸囪裡噴出的淡淡黑煙表明,它的鍋爐燒得是優質無煙煤,在長江上,只有快速豪華客輪才會使用這種煤炭,不是什麼人都坐得起這種客輪的。

客輪的前甲板上站滿了乘客,現在天氣炎熱,船艙裡又沒有冷氣,呆上片刻就是一身的臭汗,還是甲板上涼快,江風習習,景色宜人,站在前甲板上迎風而立,倒是有那麼點“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的味道。

當然,這艘客輪不是去揚州的,那得往東走,這艘輪船的目的地是武漢,那個九省通衢的商埠,同時也是這個時代中國青年心目中的革命聖地。

站在前甲板上的乘客多半都是中國人,外國人反而很少,這也可以理解,因為這本就是一艘中國船東的輪船,只不過是掛上了英國旗,真正的外國有錢人是看不上這種“豪華”客輪的,只有那些窮困潦倒的外國冒險家才會乘坐這種輪船,因為登船手續簡單,很少會出現外國巡捕,更不會有來自遙遠祖國的通緝令。

為了掩人耳目,這艘中國客船甚至起了一個英國式的船名:牛津號。

一般來說,真正的中國有錢人也不會選擇這種客輪旅行,一來掉價,二來不舒適,只有那些將富未富、不能稱之為“富豪”的有錢人才會出現在這種客輪上。

作為一個實業家以及一個算不上富豪的人,鄒廷弼老先生就站在這艘客輪的前甲板上,雖然他號稱“東南實業鉅子”,但像他這種小資本的商人在東南一帶一抓一把,他之所以能夠引人注目,只不過是因為他名下有一家銀行,而且可以發行紙幣,這年頭,能夠將工業和金融業成功撮合到一起的中國商人還真沒有幾個,鄒廷弼算一個。

鄒廷弼是實業家、實幹家,絕不是那種空手套白狼的冒險家,能夠從一個洋行的小買辦走到今天這一步,沒有一點魄力和能力是不行的,如果從同治年間算起的話,他已在商場上打拼了近四十年,什麼樣的大風大浪都見識過,當年紅頂商人胡雪巖與洋商的那場蠶絲大戰他也是親身經歷過的,之所以沒有跟著胡雪巖一起倒下,只是因為他的謹慎。

魄力、能力、謹慎,再加上適當的投機,如果這樣還不能成功的話,那就是“命中無時莫強求”了。

正因為這種謹慎,鄒廷弼才不得不再次遠赴武漢,解決一個燃眉之急,為了趕時間,他甚至選擇了“牛津號”,若是放在以前,他也不會選擇這種掛著假洋旗的客船。

五天之前,兩個自稱是共和軍採購代表的青年拜訪了鄒廷弼,向他出示了一封電報。電報是湖北都督趙北拍來的,內容很簡單,要求鄒廷弼立即解釋一下為何遲遲不去武漢幫助共和軍政府組建商業銀行,電報的措辭有些嚴厲,這讓鄒廷弼很不安。

鄒廷弼不是不想盡快在武漢成立商業銀行,實在是因為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他忙得四腳朝天,根本脫不了身處理別的事情。

自從趙北投資的那五十萬大洋入了帳,信誠銀行就算是度過了最危險的時期,再加上大規模的戰亂很快平息,擠兌狂潮總算是消退了,雄心勃勃的鄒廷弼一心想將自己的銀行發展成大型商業銀行,與美國花旗、英國滙豐比肩而立。趙北當初答應過他,要向銀行注資一百萬兩白銀,先期投入五十萬,後續資金只等銀行擴充資本金後就可到帳上,為了在趙北注資之前擴充銀行資本金,鄒廷弼一直忙著說服那些小股東增加投資,幾乎費盡口舌才將銀行資本擴充兩成,但距離達成他控股百分之五十一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

艱難抉擇之後,鄒廷弼一咬牙,將名下的全部絲廠、繭廠都盤了出去,又將幾處當鋪也轉讓給了別人,這才湊夠了資本,全部投入銀行,打算將銀行規模擴大,先期在上海、天津等處增開幾間分行,提高存款利息,與大銀行搶生意。

但還沒等上海、天津的分行開業,共和軍的採購代表就到無錫拜訪了鄒廷弼,看了趙北的那封電報,鄒廷弼這才發現自己忙昏了頭,竟然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件事取信於趙總司令。

亂世之中沒有實力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