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2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的支援,任何商人都是站不住腳的,鄒廷弼投靠北洋勢力的努力以失敗告終,北洋集團掌握著交通銀行、大清銀行,無論如何是看不上一家資本金只有一百萬圓的小銀行的,只有共和軍、只有趙北趙司令才將信誠銀行當成寶貝一樣看待,如果再失去這個有力的臂助,一旦形勢有變,鄒廷弼就會成為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如今的亂局中,盯上信誠銀行的大有人在,鄒廷弼不得不尋找靠山。

所以,必須採取措施挽回局面,重新得到總司令的信任和支援。

寫信解釋是不行的,鄒廷弼決定還是親自走一趟,於是在略做安排之後,帶上幾個家人,捧著一份詳細的銀行發展計劃,登上一艘當天起航的客輪,前往武漢拜會趙北。

前甲板上的乘客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熟人談天說地,陌生人也互相套著近乎,作為一個交遊頗廣的成功商人,鄒廷弼也不例外,他正站在一根通風管旁,與一個武漢商人談得正酣。

那個武漢商人名叫黃瀚丞,字訓典,是武漢著名拆貨店“黃志成”的東家,而且也是漢口咸寧同鄉會的會首,與蔡同泰的蔡輔卿、張萬順的張熙初、葆和祥的毛樹棠並稱“咸寧四大財主”。

說起“黃志成”,不僅在武漢本地大名鼎鼎,便是湖南、江西、河南、四川等地的小商販也知道這家老鋪,往往長途跋涉,委託船戶從武漢“黃志成”老店進貨。

所謂“拆貨店”,就是二級批發店,由於大批發店不做零售生意,小商小販無法直接進貨,於是拆貨店應運而生,這些店鋪從大批發店購進大件雜貨,拆散了出售,顧客除了小商小販之外,還包括附近的居民。經營這種店鋪,需要的本錢不少,但利潤不大,講究得就是一個“薄利多銷”、“快速週轉”,黃瀚丞經營拆貨店已有近二十年,算是同業中的佼佼者,“黃志成”最鼎盛的時候,其一天的營業額就達白銀萬兩,還曾短暫兼營過長江航運業,實力之雄厚,可算是這個時代中國本土批發業的翹楚。

不過時過境遷,庚子年後,隨著外國批發商、零售商的大舉入侵,“黃志成”已顯出疲態,陳舊的經營理念、同行的互相拆臺以及黃氏一族的奢華生活,已使“黃志成”步履維艱,去年資金週轉發生困難,好不容易將房產抵押給浙江商幫,籌集了一筆資金,準備擴大經營範圍,但沒曾想“戊申革命”爆發,共和軍在漢口與清軍激烈交戰,炮火不長眼,“黃志成”最大的一座堆疊被炮彈命中,存放的全部貨物化為灰燼,遭此致命一擊,“黃志成”頓時有一蹶不振之虞。

無奈之下,黃瀚丞只得再次求助於錢莊,但由於戰亂不息,共和軍又與日本艦隊發生武裝衝突,趙北發出“春分通電”,進一步增加了湖北政局的不穩,實力雄厚的江浙商幫只得暫時退回江浙一帶,觀望局勢發展,不再向湖北商人提供大筆貸款,所以,當黃瀚丞帶著帳房趕往江浙時便吃了閉門羹,江浙商幫拒絕伸出援手。

黃瀚丞垂頭喪氣的從江南乘船返回武漢,在“牛津”號前甲板乘涼時遇見了同乘一船的鄒廷弼,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並很快將話題集中到了漢冶萍公司的擴股之事上。

漢冶萍煤鐵廠礦有限公司準備擴股的新聞前幾日已經登載在了各大報紙上,擴股的細則、股東的權利與義務以及董事會的組建等諸多細節均一一詳細列明,鄒廷弼在登船之前就從《申報》得知了這個訊息,此次武漢之行,他的一個次要目的就是實地勘察一下漢冶萍公司下屬的鋼鐵廠和煤礦,如果確實有發展潛力的話,他也打算入股,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他今後的實業發展方向就是金融業和重工業了。

至於黃瀚丞,雖想入股,但由於缺乏流動資金,只能望洋興嘆,當得知鄒廷弼是銀行家後,他的心思才活絡起來,旁敲側擊的向鄒廷弼探聽貸款事宜。以前他思想守舊,貸款時首先是考慮舊式錢莊、票號,但此次在江浙碰壁,讓他幡然醒悟,意識到銀行才是可以依靠的力量,和錢莊比起來,銀行不關心貸款方是何方神聖,只要貸款有利可圖,就會進行投資。

對於黃瀚丞的貸款意向,鄒廷弼並未一口答應,畢竟他也清楚,由於得罪了日本政府,湖北局勢發展不明,而且現在袁世凱的中樞政府打算裁軍,與南方實力派矛盾加深,“南北衝突”未必只是洋人報紙的揣測,萬一到時候武漢再次發生戰鬥,“黃志成”或許就會徹底的倒下,那樣一來,銀行貸款就算是爛在裡頭了。

不過金融業向來就是風險與機遇共存,不然的話,鄒廷弼也不會親自趕往武漢拜會總司令了,因為在他看來,即使南北之間發生武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