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宣佈全體部隊立即加入聯合陣線武裝,歸趙北統一指揮,以此加重奮進會在聯合陣線心目中的分量。
其實不管奮進會是否選擇匆匆加入聯合陣線武裝,趙北都會派遣主力部隊北上,阻截北洋軍南下,如果可能的話,就在河南尋求與北洋軍進行一場決戰,向世人展現總司令的力量和自信,而這種力量和自信將為這個國家帶來希望,也能給趙北的事業帶來輝煌。
作為總司令輝煌事業的一分子,田勁夫率領一隊衛兵先行出發,趕到武勝關巡視,以便選擇一處適合設立總司令行轅的地方。
田勁夫是昨天離開孝感的,今天趕到武勝關,用了半天時間,在駐防司令的陪同下將這武勝關上上下下的形勝之地認真看了一遍,最後選擇了山腰上的幾間通風采光良好的磚瓦房,將其徵用,作為總司令指揮作戰期間的臨時住處和總司令部。
這幾間磚瓦房的房主是本地一個地主,名下薄田數百畝,在這窮鄉僻壤也算得上個土財主,一聽總司令要徵用他的這座別院作為行轅,這個土財主一心巴結,連房租也不敢要,親自帶了僕人、佃戶,將這座別院收拾得乾乾淨淨,之後還特意留下兩個使喚丫鬟,說是“伺候總司令洗腳解乏”的。
田勁夫雖然知道趙北的脾氣,不過也沒自做主張將這兩個丫鬟趕走,而是讓她們去了隨軍行動的衛生隊幫忙。
選好了行轅,田勁夫就拍了電報,向趙北報告行轅已經建立,不過他收到的回信卻是“總司令上午已經出發”。
如此一來,天色漸晚的時候趙北就率領參謀部全體軍官趕到了武勝關,在車站迎接他的也就只有駐防司令等寥寥幾名高階軍官,田勁夫適時歸隊,繼續充當總司令的貼身保鏢。
武勝關駐防司令是包術先,他是甘肅人,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七期學員,沒畢業就趕上“戊申革命”,於是跟著同學們一起回國,先在浙江呆了段日子,後來趕去武漢,報名參加了共和軍,先做連長、營長,徵川之戰結束後,因為作戰勇敢被提拔為團長,率領部隊駐守武勝關。
“聽說距武勝關不遠的地方有座雞公山,是避暑勝地?”
趙北一下火車,就向軍官們打聽。
“正是。總司令若有興趣,職部願陪同總司令遊覽雞公山。”包術先點了點頭。
“天馬上就黑了,雞公山改日再去吧。現在咱們去街上瞧瞧,上次巡視京漢線,這武勝關站我只略微轉了轉,沒有細看。”
趙北抬頭望了望天,說走就走,田勁夫急忙帶人搶在前頭,為總司令領路。
武勝關本是座關隘,雖是南北交通孔道,但由於是山區,商業並不發達,京漢鐵路建成之後,雖然稍微繁榮了些,可終究缺乏成為重要商埠的先天條件,就連這武勝關車站也是座很不起眼的小站,站外不遠處有一條碎石鋪就的小街,就是這裡唯一的一條街道,沿著街道兩邊有一些小鋪面,主要經營山貨,門面都不大,多數都還是車站工作人員家屬開的,用以補貼家用。
當趙北帶著部下趕到街上時,隨軍行動的衛生隊正在挨個向那些店主、夥計散發傳單,向他們宣傳基本的衛生常識。現在是夏末,雖然很快就要入秋,但是氣溫仍很高,考慮到即將爆發的南北衝突,這衛生防疫工作是重中之重,趙北格外重視,所以這京漢線沿線地區都有這樣的衛生小分隊,向居民宣傳防疫知識,由於衛生隊都來自不同的地區,考慮到方言的問題,陪同衛生隊行動的通常還有當地的頭面人物。
這武勝關的衛生隊是從蘄州派過來的,陪著他們的是當地的一名鐵路工人,考慮到居民中許多人都不識字,這名鐵路工人在充當翻譯的同時還承擔起了宣傳員的工作。
讓趙北驚訝的是,就在這支衛生小分隊裡,他竟然碰見了半個熟人。
之所以是“半個”熟人,是因為趙北只聽過這個人的名字,見過他的照片,但卻從來沒有與他面對面的講過話。
這個人叫劉鐵柱,是蘄州船戶出身,“蘄州慘案”的時候,他就在替共和軍服務,日本軍艦撞翻了他所乘的木船,船體還將他的頭部撞傷,昏迷了幾天幾夜才甦醒,算是“蘄州慘案”的見證者之一,中外記者都曾採訪過他。
劉鐵柱在楚望臺軍醫院住院的時候,趙北曾打算去看望他,不過後來因為一些緣故耽擱了些日子,後來等趙北趕去探視受傷船工的時候,劉鐵柱的老爹已經帶著他出院了,走之前支取了共和軍政府頒發的傷殘津貼,說是要回去給他娶媳婦安家,而那時候,劉鐵柱頭部的傷勢剛剛穩定下來。
雖然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