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諸位縉紳耆老一個朗朗乾坤,讓各位能夠安居樂業,為共和政府出力,為袁大總統效忠!這許州古名許昌,是三國時代魏國國都,當年就是在這裡,曹操練兵屯田,與民休養,這才奠定了魏國根基,現在共和方立,袁大總統希望諸位鄉親父老能夠與他攜手,共創共和時代之興盛,而我輩軍中將領,更是袁大總統麾下的忠貞之士!此次克復許州、扶溝,吳、曹二位將領出力甚多,馮某已拍發電報為他二人請功,剛才袁大總統已回電,已對吳、曹二將通電嘉獎,並正式委任吳子玉為第九師師長!”
說到這裡,馮國璋站起身,端起酒杯,敬了吳佩孚一杯。
坐在馮國璋左手邊的吳佩孚急忙起身,說道:“卑職愧不敢當!”
馮國璋拍了拍吳佩孚的肩膀,笑道:“子玉不必過謙,你的功勞袁大總統記下了,馮某也記下了,現在你已是第九師師長,三十多歲的師長,這在咱們北洋軍裡可不多見,如此年紀出鎮一方,他日前途必不可限量。”
吳佩孚愈發不安,說道:“還請馮巡閱使轉告袁大總統,現在許州雖克,然南北之間尚未開戰,南方現在剋制,我方似乎也不宜冒進。”
馮國璋收斂微笑,說道:“子玉多慮了。咱們不冒進,咱們穩紮穩打,絕不浪戰。這一點,袁大總統也是交代過我的,此次南方挑釁,一副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架勢,只怕也是有備而戰,咱們也不能大意。此次南行督師,袁大總統特意給我寫了幅字,上頭只有八個字,現在就亮出來給諸位瞧瞧。”
說完,吩咐副官幾句,片刻之後,副官領著幾名士兵走回,將一幅卷軸展開,向眾人展示。
卻見那幅字上寫著八個斗大的字,正是袁世凱親筆。
“穩中求快,快中持穩。”
眾人觀後,無不諛詞如湧,讚歎袁大總統用意高深,字型遒勁挺拔,實乃當今屈指可數的能文能武的國家元首,外國的國家元首是比不了的。
“子玉,看見了吧?這就是老帥的軍令啊,咱們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必須快中有穩,穩中求快。這‘軍令如山’的道理,子玉也是清楚的,就不用我羅嗦了。”
馮國璋的話讓吳佩孚猛然醒悟,於是也跟著附和了幾句,不過心裡卻有些不以為然。
“穩中求快,快中持穩?說得是不錯,只是這戰場之上瞬息萬變,要想又快又穩,卻是有些魚與熊掌兼得的味道了。”
第308章 藉口與政治
就在吳佩孚揣摩著袁大總統的用兵之策時,遠在北京的總統府裡,一場軍事會議也陷入了爭論之中。
參加會議的都是陸軍部高階官員,主持會議的是陸軍部代理總長段祺瑞,作為應邀列席會議的海軍代表,劉冠雄和薩鎮冰兩人也參加了會議,軍裝整齊的坐在排尾的位置上,深色的海軍禮服格外惹眼。
會議是在總統府四照堂裡舉行的,作為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的代表,趙秉鈞就坐在段祺瑞段總長的左手邊,而段總長的右手邊坐著的卻是他的智囊人物徐樹錚。
會議的議題很簡單,那就是如何向南方進軍。
袁世凱定下的進軍方案是“東守西攻”:
王士珍坐鎮南京,指揮北洋南進第一軍盯住杭州方向的聯合陣線部隊,以防禦為主,未得命令不能主動向杭州發動進攻,這一路北洋軍取的是守勢;攻勢一路則在西邊,馮國璋指揮北洋南進第二軍由豫北向豫南挺進,一路掃蕩,直逼湖北門戶武勝關,尋機與以共和軍為主的聯合陣線主力進行戰略決戰,一舉打垮湖北革命力量,實現袁世凱殺雞儆猴的目標,用北洋的赫赫武功震懾南方實力派。
為了實現袁世凱的戰略企圖,北洋南進第二軍集中了北洋軍中大部分精銳部隊,除了擔任主攻任務的北洋第三師、第九師之外,北洋第四師、第七師也已進抵豫北,隨時可以向豫中、豫南掃蕩,其它的北洋部隊也正在陸續向河南、安徽開進,相比之下,東南方向的北洋軍力量顯得有些單薄。
因此,段祺瑞認為有必要從西線調一部分部隊前往東南方向,加強王士珍第一軍的力量,增加對杭州方向的軍事壓力,迫使浙江的聯合陣線部隊不敢妄動。
但是這一提議遭到了段芝貴等人的反對,他們堅持認為西線始終是重點關注方向,東南方向的北洋軍現有力量基本上可以保證南京上海一線的力量平衡,杭州的聯合陣線部隊是七拼八湊而來,缺乏堅強的戰鬥意志,未必敢向南京、上海等城市發起主動進攻,而湖北方向的聯合陣線部隊卻是以共和軍為主的革命軍,其戰鬥意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