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的這池渾水裡,然後渾水摸魚。但是英國政府已經明確表示,英國絕不會將戰略重心從歐洲轉到亞洲,面對咄咄逼人的德國的挑戰,英國必須盯住歐洲大陸。
所以,英國政府給朱爾典的訓令非常明確:務必阻止中國與德國結成戰略同盟,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英國甚至可以在關稅問題和國際賠款問題上與中國進行“友好而真誠的磋商”。
但是,趙北真的會尋求與德國結盟麼?
站在火車站外的臺階上,朱爾典看見趙北與段祺瑞並排走出車站,身後跟著大群記者和士兵,然後,一輛小汽車從火車站側門開了出來,趙北與段祺瑞並排坐上了汽車,在騎兵們的護衛下向城裡行去,而緊跟在小汽車後頭的,就是德國公使館和美國公使館的外交馬車。
“這幫美國暴發戶,什麼事情上都要插一腳,如果中國、美國、德國真的擁有了共同利益,對於大英帝國來講,確實非常麻煩,美國人想要什麼?鐵路?市場?看起來,有必要儘快展開與中國的關稅談判了,我想,美國人一定會強烈反對提高關稅的。”
望著那輛漸漸遠去的總統專用轎車,朱爾典臉上露出了一個詭異的微笑,讓站在他身邊的日本公使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這種爾虞我詐的詭異氣氛中,民國大總統趙北進京了。
第411章 大十字計劃(上)
北京,總統府。
夜幕沉沉,整座城市籠罩在黑暗之中,也只有這座總統府燈火通明,自從袁世凱死後,這城裡一直不太平,先是旗人鬧暴動,接著聯合陣線的重量級元老宋教仁也在內城遇刺身亡,如今這個局面,誰也不敢大意,現在趙大總統蒞臨國都視事,城裡的警戒級別頓時提到最高,宵禁令再次下達,城裡的居民無事可做,只好早些熄燈休息了。
總統府燈火通明是有原因的,今晚,一場正式的晚宴將在這裡舉行,參加宴會的主要是各國駐華使節,主持晚宴的正是民國大總統趙北。
作為一國元首,確實非常的有必要與各國加強聯絡,這既是國家利益的需要,同時也是趙北個人利益的需要,為了這種需要,他不得不與各國外交官周旋,虛與委蛇,為了顯示與各國友好相處的誠意,趙北站在總統府禮堂前,親自迎接前來赴宴的各國使節,這間小禮堂也正是此次宴會的餐廳。
另一方面,作為外交官,遵守時間不僅是美德,更是職業要求,現在,多數外交官已提前趕到總統府,只有英國公使和法國公使兩人是卡著時間趕到的,離宴會開始還有五分鐘的時候,他們才一前一後的趕到總統府,穿得非常正式,不像是參加晚宴,倒像是參加國際和平會議。
“英國公使,朱爾典先生。”
作為禮儀官,蔡廷乾站在最前頭,接過英國公使隨員遞上去的名片和請柬,然後向站在臺階上的趙北介紹朱爾典先生,雖然明知他們已在火車站見過面,不過這是必要的外交禮節,外交講究的就是一個繁文縟節。
“歡迎,朱爾典先生。”
趙北走下臺階,與英國公使握手寒暄,臉上的笑容是職業般的,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朱爾典的面部表情一直僵硬著,好象面部肌肉已經癱瘓一般,跟剛才進去的那位日本公使簡直像是難兄難弟,很不好說他們到底是不是事先商量好的。
相比英國公使的僵硬,法國公使倒是表現出了一絲熱情,甚至主動詢問晚宴之後有無消遣節目,如果有舞會的話,法國公使先生並不介意與站在總統先生身後的那名女秘書跳上幾支舞曲。
“很遺憾,公使先生,今晚沒有舞會,只有茶話會。”趙北有禮貌的表示了歉意。
“兩位公使先生,請隨我來。”
站在趙北身後的外務部總長唐紹儀走上兩步,將兩位公使領進了餐廳,至於趙北,依然等候在臺階上。
“要不要再催一催?”蔡廷幹當然知道趙北還在等什麼人,於是小聲問了一句。
“不必了,時間一到,準時開宴,不能因為一個人遲到而耽誤了外交事務啊。”
趙北面無表情的搖了搖頭,今天的晚宴他是邀請段祺瑞過來的,但是直到現在,段祺瑞也沒過來,甚至連聲回話都沒有,這架子擺得未免太過分了些,不過段祺瑞現在是北洋的精神偶像,對於趙北消化北洋集團的政治遺產是有用處的,所以趙北還是決定繼續等下去,等到開宴鐘點再說。
終於,離開宴時間只差不到一分鐘的時候,段祺瑞終於趕到,也只帶了一名副官。
“芝泉,你倒是大忙人啊,再來晚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