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目的卻是一樣的,那就是為了完全控制住最高權力,排除可能的政治敵手,甚至不惜對政敵採取肉體消滅的方式。
這種方式是激烈的,也是卑鄙的,但是這就是政治,在這上頭,沒人可以犯錯,也沒人願意犯錯,因為走錯一步,往往就意味著以前的努力可能會前功盡棄。
其實,趙北在下達暗殺令之前,也確實曾經猶豫過那麼幾分鐘的時間,但是,他很快就拋棄了心中的雜念,迅速決定了宋教仁的悲慘結局。
宋教仁與北洋過於靠近,並準備聯手國會憲政派議員在“彈劾總統案”中支援徐世昌,這固然是趙北決定除去宋教仁的理由之一,但並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於,趙北不會容忍有人背叛自己。
作為一個穿越者,趙北當然知道,世界政治的主流趨勢就是憲政取代獨、裁,民權戰勝君權,但是同樣作為穿越者,趙北也同樣深知,這個時代的這個國家不可能按照宋教仁所制訂的道路走向憲政,這固然與國內因素有關,但是國際因素更為關鍵,現在的這個國家,最迫切需要的不是一位民權活動家,而是一位軍事家,一位能夠將這個國家帶出危險境地的軍事戰略家。
如果沒有穿越者,這個國家不可能出現這樣一位能夠看清歷史大勢的戰略家,但是既然趙北已經穿越過來,那麼,他就不會允許別人篡奪這個“軍事戰略家”的權力,為了緊緊抓住這個權力,他會消滅一切敵人,不論其來自內部還是外部。
所以,宋教仁作為一個有威脅的潛在政敵,趙北必須將他解決,如果不能拉攏到自己一邊,那麼,也只有肉體消滅這一個選擇。
即使宋教仁這次不死,那麼,他以後也是會死的,只要他還在堅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他就會成為阻擋趙北前進的障礙,早晚都會退出政治舞臺的。
這與道德無關,只與利益有關。
趙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