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電一出,世人盛讚伍廷芳高風亮節,但同盟會和光復會卻是有苦說不出,現在南方革命看上去雖然聲勢浩大,但那只是表面現象,革命軍的困難很多,缺兵、缺餉、缺械彈,各省的立憲派又不願合作,而且列強一力維護北方袁世凱,強行截留關稅餘額,使得革命軍政府財政極度困難,如果列強真的打算進行武力干涉,革命軍根本無力抵抗,遍觀南方革命勢力,唯一有較強實力的只有湖北的共和軍,不僅兵強馬壯,而且控制著全國最大的兵工廠,所以,共和軍實際上充當著革命急先鋒和頂樑柱的角色,也是南方革命的風向標,如果與共和軍發生齟齬,對於南方的革命是很不利的,萬一將共和軍逼到袁世凱一邊,則同盟會和光復會將失去一位最值得拉攏的戰友,如此分析,還真得把和談全權代表的位置讓給共和軍的人不可!湯化龍是趙北推薦的南方和談代表,是共和軍的代言人,由他做南方全權代表,任何人都無話可說。
至於總司令提議的那個“四方會議”,同盟會和光復會卻是敬謝不敏了,與其坐在一邊給人當花瓶,還不如把全權交給這位湯代表呢。
但湯化龍是著名的君憲派,對於“共和”一向不感興趣,這一點同盟會和光復會也都知道,他們不明白趙北為什麼要把這個君憲派人物派來充當和談代表,但有一點是清楚的,湯化龍絕不會看同盟會的臉色行事,他有自己的打算和目的。
為了弄明白趙北派湯化龍充當和談代表的真正用意,同盟會和光復會派遣了劉揆一等人立即乘船西行,到湖北去探個究竟,與此同時,一直密切關注局勢發展的清廷也被這一奇怪舉動弄糊塗了,他們也派出了自己的信使,想去湖北看看那位嘴上大叫“鐵血共和”的趙總司令到底打得什麼主意。
除此之外,趙北關於國際貸款一事的通電也讓袁世凱焦躁不安,為了早日完成南北和談,早日將外國借款弄到手,袁世凱也派了他的幕僚阮忠樞去了湖北,試圖與趙北建立直接聯絡。
當各方密使、信使星夜兼程向武漢趕去的時候,以湯化龍為首的南方和談代表團與以唐紹儀為首的北方和談代表團正式開始了談判,雙方唇槍舌劍,引經據典,似乎都在堅持自己一方的立場,但讓人們覺得奇怪的是,無論是堅持“君憲”的一方,還是堅持“共和”的一方,都在談判中有意無意的提到了清室退位讓國的話題。
上海租界的南北議和會議正式召開,與此同時,華中地區的革命事業也在向深入發展,在共和軍總司令趙振華的親自關心下,一所革命幹部培訓學校正式掛牌成立。
這所學校面向社會公開招考學員,透過考試的學員按照成績被分為中級與高階兩個班,高階班培訓期半年,中級班培訓期一年半,培訓合格之後可以直接分配到各個政府部門工作。
由於招考公平,工作待遇好,第一期學員的招考僅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就已完成,鑑於鄰省應考者仍在絡繹前來,而基層幹部又嚴重不足,所以這第一期培訓班在春節過後就立即開班授課了,至於那些沒有趕上考試的應考者,則在補考合格後統一編入見習公務員行列,先在政府部門熟悉工作,等第一期培訓班結業之後再入校深造。
在第一期幹部培訓班開學典禮上,湖北都督、共和軍總司令趙振華不僅親自出席了典禮,而且發表了一番演講,除了鼓勵學員認真學習之外,還就最近的國際國內形勢做了一番深入淺出的分析,在講話的最後,還對歐洲巴爾幹地區的“波斯尼亞危機”進行了評論。
“……眾所周知,歐洲正處於戰爭的陰霾之下,由於巴爾幹地區的‘波斯尼亞危機’遲遲得不到解決,歐洲人民仍將繼續在戰爭的威脅下戰戰兢兢。……其實在我看來,‘波斯尼亞危機’完全是奧斯曼帝國腐朽、黑暗、愚昧統治的必然結果,只要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仍舊處在奧斯曼帝國的野蠻統治之下,歐洲就不可能有和平。
現在的世界是一個分化的世界,一條叫做‘文明’的將不同國家分成了兩類,一類叫做‘文明國家’,一類叫做‘野蠻國家’,很遺憾,奧斯曼帝國就屬於後者。
無論是在歐洲還是在亞洲,或者非洲,所有的現實都表明,奧斯曼帝國在每一個地區的統治都伴隨著經濟衰退和文化落後,奧斯曼帝國所征服的每一個地區,除了滿目瘡痍之外,什麼都不會留下。
所以,我個人認為,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如果想走向文明世界,就必須向歐洲國家靠攏,這才是明智的選擇,只有文明的歐洲才能將兩國帶向繁榮與和平,而歐洲諸國之中,最有文明氣息的是德國和法國,這兩個國家是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