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大都督當然不知道,為了這個歡迎場面,共和軍的時政宣講隊幾乎忙了整整一天,而且還彩排過一次,雖然有些演戲的味道,不過實際效果是很不錯的,至少使這支部隊恢復了些士氣,可以自己走到營房。
營房是共和軍的,現在共和軍的部隊已經奉命撤出城外,野地宿營,營房讓給了這支雖無大的戰績、但卻為湖北光復立下汗馬功勞的英雄部隊,沒有他們在安徽吸引清軍,湖北的光復也不會如此順利,這一點,共和軍總司令趙北心裡非常清楚,如此安排,也算是感謝,當然,對於這支部隊前來的目的,也是要仔細打探打探的,一山難容二虎,熊成基是英雄,有他的理想,趙北也是英雄,也有他的理想,帶著理想的英雄就不能呆在一起,至少不能長時間呆在一起。
到了營房,早有共和軍的聯絡員等候,為首那人熊成基也認識,正是張激揚,共和軍時政宣講員總代表。
“我代表湖北全省軍民,歡迎熊都督蒞臨蘄州!”張激揚向熊成基立正敬禮,大聲說道。
“石人,沒想到是你來迎接我!”熊成基大為驚訝,跳下馬,走上兩步,給張激揚來了個熊抱。
“熊都督,你瘦多了。”張激揚取下鼻樑上的那副圓框眼鏡,擦了擦眼角。
“總司令要我代他向你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同時也向你表示感謝,沒有你們,湖北也不會如此順利的光復,都督實乃革命第一功臣。總司令本想親自趕來迎接的,但事務繁忙,實在脫不開身,只好命我前來,帶給熊都督一封親筆信。”
“振華果然沒有辜負同志的重託啊。現在革命形勢猶如燎原烈火,他的功勞是最大的,若是當初聽我的命令回師安慶,或許就拿不下湖北了,他才是革命第一功臣!”熊成基接過張激揚遞過去的信,拆開仔細閱讀,臉上的興奮是越來越明顯。
“這信上說,你帶來了兩千杆步槍?”熊成基指著信問道。
張激揚點了點頭,說道:“一千五百杆是日造金鉤步槍,五百杆是‘漢陽造’,每杆槍配五百顆子彈,此外,還有兩挺機關槍,兩門迫擊炮。現在漢陽兵工廠剛剛復工,產量不高,連湖北的革命軍都沒做到人手一槍,這些槍還是趙司令東挪西湊的。”
熊成基嘆道:“創業艱難,守業更難。當初起義之前,我們總以為只要揭竿而起,天下必定望風影從,江南傳檄而定,但現在看來,光有勇氣是不夠的,沒有槍桿子,什麼事也做不成。還是振華看的準,拿下武漢,就等於拿下了一座革命的大工廠,鋼鐵、步槍、火藥、炸藥,就都不必仰人鼻息了。”
張激揚與熊成基感慨一陣,兩人在軍營轉了幾圈,安頓好士兵,熊成基又帶著張激揚走出軍營,將趙北的那封信裝進軍裝口袋,問道:“石人,你什麼時候回武漢?”
張激揚說道:“安頓好了貴軍,我就返回武漢。現在我是時政宣講委員會首腦,事情也多,忙得不著地,我走之後,另有聯絡員與熊都督聯絡。”
“你坐船走?”
“坐炮艦走。”
“那好,你走的時候告訴我一聲,我跟你一起走。”熊成基拍了拍張激揚的肩。
“已有段日子沒見振華的面了,我要去見見他,跟他說幾句話,另外再看看漢陽的鐵廠和兵工廠,咱們中國之所以不強,就是因為工業太弱,等革命成功,我就辭了官,去漢陽那些工廠做實業,哪怕是做個工友也行,咱們要用自己的雙手,敲敲打打,把這個虛弱的國家變強。”
第125章 新時代新氣象
熊成基說走就走,當晚便帶著幾個參謀和會黨首領金照坤,與張激揚坐上“楚甲”號代用小炮艦,從蘄州城向西航行,路上炮艦的機器壞了一次,在黃州城耽擱了大半天,好不容易勉強修好機器,繼續蹣跚而行,走走停停,等他們趕到武漢時,已經是第四天了。
不巧得很,當熊成基在漢陽碼頭上岸的時候,趙北正帶著參謀團部分軍官到夔門一帶視察去了,沒見著這位共和軍總司令的面,好在張激揚在身邊,“安慶首義功臣”的光環也閃閃發亮,讓兵工廠的督辦劉慶恩好一陣激動,當下便親自陪同這位熊大都督參觀了漢陽兵工廠和漢冶萍煤鋼聯合企業,雖然兵工廠剛剛復工沒多久,鋼鐵廠也只維持著最小產量,遠不能稱得上“大工業”,但這一切無疑也讓熊大都督很是欣慰,提詩一首,掛在了鋼廠的經理室裡。
武漢的一切都讓這位年僅二十一歲的大都督感到新鮮,與大多數革命者一樣,在起義之前他從來也沒有認真考慮過革命成功之後的事情,怎樣建設這個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