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部分(2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過難關、幫助北洋渡過難關,反而想著如何落井下石,將袁世凱一腳踢開,以便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避免一損俱損。

從目前得到的情報來看,盛宣懷那幫人的如意算盤是將袁世凱作為此次南北之戰的罪魁禍首“懲辦”,也就是說,犧牲袁世凱,保全北洋多數人的利益。

但是在袁世凱看來,這是盛宣懷那幫倒袁派的一相情願而已。聯合陣線與以前的那些滿清官場勢力截然不同,這是一支新興力量,這支政治力量與北洋這個團體基本上沒有任何利益上的膠結,北洋集團的滅亡是聯合陣線樂於看到的,所以,即使袁世凱被倒袁派掀翻,聯合陣線也絕不會停下進軍中樞的腳步,北洋最終還是會灰飛煙滅的,“武派”會完蛋,“文派”也一樣會完蛋,因為聯合陣線不僅需要槍炮,也需要金錢,而離開了“武派”的保護,北洋“文派”就成了砧板上的魚肉,只能任人宰割了。

袁世凱實在是想不通,為什麼盛宣懷那個精明的“北洋財神”看不明白這一點,為什麼一定要在這個時候掀起一場倒袁狂潮,兩人的關係雖然說不上好,但是也沒到那種你死我活的程度啊,為什麼盛宣懷就一定要將袁世凱逼上絕路呢?

思來想去,袁世凱只能將盛宣懷的這種行為歸咎為他財迷心竅,因為交通銀行的總辦本來是打算讓盛宣懷來做的,但是袁世凱最終卻將這個位子交給了熊希齡、梁士詒,對此,盛宣懷不可能沒有意見,另外,為了籌集軍費,袁世凱對盛宣懷執掌多年的輪船招商局也下了狠手,一大批盛宣懷提拔上去的總辦、會辦、幫辦、委員都被拉下馬,而盛氏所掌握的招商局股份中的那些花股也在這場官場遊戲中“蒸發”了,盛宣懷焉能不恨?

利益,這永遠是人最關心的問題,當兩個人的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也就是他們走向對抗的時候。

為了對抗袁世凱,盛宣懷選了一個好時機,利用豫南戰敗的大好時機對袁世凱實施了反擊,而他手裡最重要的武器就是金錢,但是這些金錢並不是盛宣懷自己掏腰包,在他的身後,還有一大幫袁世凱的政敵,這些人中,有的是袁世凱的老政敵,早就巴望著袁世凱完蛋,而有的人則是與盛宣懷抱有同樣的目的,都希望避免被袁世凱的“一意孤行”牽連,維持自己的既得利益。

所有的這些人聯起手來,就組成了“倒袁派”,他們手裡沒有軍隊,可以利用的只有政治資源,這一點他們不如袁世凱,但是他們並不是在孤軍奮戰,聯合陣線在實際上也充當著他們的盟友的角色,就在昨天,傳來訊息,鄭州已落入聯合陣線手裡,連袁世凱的表弟張鎮芳也被活捉了,而且還拍了封電報到總統府,要袁世凱認清形勢。

一個內敵,一個外敵,這內外夾攻之下,袁世凱已是無法招架,心力之憔悴,也只有他身邊的人才能體會,但眾人也是無能為力,事到如今,連自己的前途都是渺茫,哪裡還顧得上袁老帥呢?

“大總統鈞鑒!現在我軍兵力太過分散,處處防守,便是處處不守,反觀聯合陣線一方,他們現在已轉入進攻,攻何處,何時攻,這決定權在他們手裡,我軍被動防禦,這就需要足夠的戰略預備隊,但是目前北洋南進第一軍仍在東南滯留,兵力總體捉襟見肘,實在無法守衛如此寬廣的正面。”

張孝準拿著一根竹鞭,指著書房牆壁上掛著的一幅大比例尺軍用地圖,面無表情的敘述著他的看法,現在北洋軍兵力不足,可是袁世凱卻還打算處處防守,這簡直是自尋死路,張孝準都開始懷疑袁世凱壓根就不懂現代戰爭了。

袁世凱的這種打法,那就是過去湘軍的那種“扎硬寨,打呆仗”的延續,這種戰法早已過時,對付一下農民起義軍還湊合,但是如果拿來對付聯合陣線就太兒戲了,因為根據目前的前線戰報來看,聯合陣線正在收攏兵力,集中力量向北掃蕩,對付這樣的敵人,分散兵力防守是最愚蠢的,要想保衛京津地區,目前最好的選擇是龜縮待援。

說實話,張孝準現在的心理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已完全看清了北洋軍的實質,這就是一支披上新式軍裝、操練新式武器的舊式軍隊,在這支軍隊身上,他完全看不到國防現代化的希望,這樣一支封建色彩濃厚的軍隊越早完蛋,對於這個國家就越好,但是另一方面,作為袁世凱身邊的高階軍事顧問,為袁世凱出謀劃策是張孝準的職責所在,不然的話,那就真跟那些北洋將領們說的那樣,他張孝準是“只吃飯不幹活”了。

“那依你之見,我軍該如何佈防?”袁世凱顯然也動搖了,將目光投向張孝準。

張孝準在心裡嘆了口氣,竹鞭一指,挪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