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令,將李厚基部調到鄭州,最好能夠與第四旅合編。另外,現在南軍正在大舉北進,陝西亦是南軍據點,豫西似已無堅守之必要,潼關的守軍最好也能立即撤往山西。”
鮑貴卿命令一下,程侍墀立即著手擬電稿,但是對於鮑貴卿的建議,他認為不大可能被段祺瑞接受。
現在就是各人顧各人的時候,鮑貴卿如此安排,未必沒有他自己的打算,李厚基原是北洋陸軍第九師的旅長,吳佩孚是他的頂頭上司,第九師攻打信陽的時候,李厚基並未隨主力行動,仍舊率領兩個團駐守登封,負責看住汝州府方向的南軍部隊,拱衛洛陽東南,但是南軍並沒有攻擊登封,直到北洋南進第二軍全軍覆沒,登封仍然是一片平靜,只有一些南軍的小股部隊在活動,由於戰局急轉之下,北洋不得不收縮防線,將駐守登封的李厚基部隊調往黃河邊上的鞏縣,這裡是計劃修建的隴海鐵路線上的關鍵一站,雖然目前鐵路還沒有修到洛陽,但是鞏縣至鄭州之間的鐵路已基本修好,北洋打算將李厚基的部隊作為預備隊使用,駐紮在鞏縣,往東可以增援鄭州,往西可以增援洛陽。
但是鞏縣至洛陽之間沒有鐵路可用,部隊行動遲緩,所以,在鮑貴卿看來,與其將李厚基的部隊調往洛陽,還不如就近調來鄭州,至少行動迅速,而且沒有被截斷後路的顧慮。
鮑貴卿的如意算盤雖然打得美,但是程侍墀卻不看好鮑司令的這個建議,因為潼關、洛陽方向的北洋主將是吳光新,那可不是普通人,那位吳司令是陸軍部代理總長段祺瑞的小舅子,現在局勢緊張,段祺瑞哪裡有不先救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