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等袁世凱反應過來之後,聯合陣線的“南國破曉”行動實際上已經開始了。
之後發生的事情就是所有人都知道的那場“豫南大戰”了,可以說,這場戰役南北雙方都有責任,只是表面看上去,北洋方面的責任更大一些。
如果北洋在這場戰役裡取得了勝利,那麼一切好說,把責任一股腦的推給聯合陣線就行了,但是問題在於,這場戰役的勝利者不是北洋,而是聯合陣線,結果,事情的發展遠遠背離了袁世凱和楊度的初衷,不要說競選總統了,就是袁世凱這個北洋領袖的位子也有些不穩的跡象。
而現在,東三省總督徐世昌的這封電報證實了袁世凱和楊度的擔心,看到北洋慘敗,這北洋集團裡頭果然有人跳出來了,他們互相串聯,看樣子是打算給北洋換一位新的領袖了。
雖然出頭的是盛宣懷,但是他也明白,要扳倒袁世凱就憑他們那幫“文派”是做不到的,所以,他們決定透過徐世昌打擊袁世凱,用總統競選的辦法將袁世凱名正言順的擠下臺去。
如果徐世昌不宣佈退出總統競選的話,盛宣懷那幫人就算是得逞了,而這,正是倒袁派的主要戰術。
豫南慘敗之後,袁世凱的威信遭到沉重一擊,現在全靠這個“民國臨時大總統”的帽子裝點門面,如果再保不住總統的位子的話,他就完全沒有繼續領導北洋的資格了。
民國是北洋的民國,不是袁世凱一個人的民國,這是許多北洋中人的共識,沒有北洋撐腰,袁世凱根本就坐不上這個位子,而北洋當初之所以全力支援袁世凱篡清,完全是出於北洋集團的整體利益。
無論是“武派”還是“文派”,他們支援袁世凱的唯一原因是他能夠維繫北洋的團結,並保障北洋的整體利益,如果袁世凱做不到這一點的話,他們對於袁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