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2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防區劃定之後,我就在榮縣搞新政,好叫百姓知道,‘平均地權、創立民國’不是吹牛,那是實打實的革命!”

聽到這裡,趙北看了王子驤一眼,不知他只是隨口一說呢,還是真的打算去幹。“平均地權”,這句話看上去簡單,可實施起來卻是千難萬險,他之所以直到現在仍未對土地制度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就是因為此事關係重大,在掌握全國權力之前,總司令不會去挑戰縉紳地主集團的容忍底線,畢竟這個集團已經統治鄉村數千年之久,勢力根深蒂固,不僅掌握著絕大部分的財權,同時也掌握著幾乎全部的鄉村話語權,他們就是鄉村,鄉村就是他們,民智不開啟,他們就是民意,唯一能與他們對抗的鄉村力量目前只有會黨,可那也是一個很難控制的力量。

而且,在此次“戊申革命”中,許多革命黨人就出身於縉紳地主家庭,這些人的能量更不能輕視,各派革命軍中都混有這樣的人。

第一,清除共和軍裡的不忠分子,第二,在農村建立穩固的基層政權組織,只有滿足了這兩個條件之後,總司令才能有信心對土地問題指手畫腳。

趙北收斂心神,看了眼威遠的土霸王楊紹南,問道:“楊團長,對於貴部駐軍威遠的安排,你意下如何?”

見總司令特意問自己的意見,楊紹南好生為難,威遠不比犍為、榮縣,那裡除了少量鹽井之外,並無別的象樣產業,就連商人也格外少些,如果不能徵收鹽稅,他就沒有把握維持足夠實力,何況威遠還有一個甘東山,實力不比他弱,一山難容二虎,把他的防區劃到威遠,無異於激怒甘東山,而且甘東山之所以沒來富順,除了怕被人黑吃黑之外,同時也是為了抓緊時間發展勢力,楊紹南目前的力量明顯處於下風,所以才會到富順來拉個靠山,本想靠上田振邦,但不料田振邦更看重王子驤,看不上楊紹南的那支由幾百個袍哥組成的“軍隊”,無奈之下,楊紹南只好與周鴻勳站在一起。

“總司令,楊某本意是要駐防威遠,無奈有個前輩甘東山,也想駐軍威遠,這可如何是好?”楊紹南嘆了口氣。

“甘東山?也是袍哥人家?”趙北哼了哼。“威遠、富順近在咫尺,此人不來參加善後會議,實在是目中無人,說輕了是不服軍令,說重了是藐視共和!你何必在意他的態度?他若敢和你搶威遠,那就是土匪!我第一個不答應!”

有總司令這句話撐腰,楊紹南稍微有了些底氣,袍哥人家雖然講義氣,可那是在自己利益沒有遭受損害的前提下,如果有人膽敢在自己碗裡搶飯吃,便是袍哥同門那也是不客氣的。

“既然如此,我便駐防威遠。”楊紹南拿定主意。

駐軍川邊是行不通的,先不說川邊那幫土司、頭人不好惹,就是共和軍的那些軍紀,這些袍哥人家也是吃不消的,與其給人打下手,還不如自己出來單幹,跑江湖的就講究一個無拘無束。而這,正是趙北虛晃一槍的信心所在,他絕對相信,這些地頭蛇肯定會選擇留在川南當土皇帝,而不是遠涉山川,去那瘴氣繚繞的川邊彈壓土司。

虛晃一槍的好處就是,田振邦不會因此起疑心,畢竟,趙北給了對方兩個選擇。

但田振邦也不是傻子,三個和自己不太對路的實力派就在自己臥塌之側打著呼嚕,任誰都不會感到痛快,貌合神離的王子驤倒也罷了,可是楊紹南和周鴻勳卻算不上朋友。

見那三個地頭蛇眉開眼笑,田振邦問道:“嘉定府地方頗大,三位保安團長各駐一縣,那其它地方如何善後?”

商會會長李桐垓也問道:“嘉定府新任知府上任之後,是否能夠向三位團長發號施令?三縣的縣令又如何施政?”

這也是在場所有縉紳的疑問,總司令的這個組建保安團的建議固然是不錯,但問題是,縉紳們自問自己控制不住這幫人,就靠那個地方自治會或地方議院,顯然鎮不住這幫武夫。

趙北捧起香茶,潤了潤嗓子,不緊不慢的說道:“三縣地方政務自治,縣長還是要靠地方推舉,不過川南情況較為特殊,這裡距離川邊太近,無論是藏邊還是黔邊,都有不少土司、頭人領地,而且群山莽莽,很容易成為土匪、盜賊的淵藪,所以這地方自治需要軍隊保駕護航,縣長需要分出一部分權力,由當地的保安團長協助工作,共同維護地方局面,我的建議是,由三位縣長和三位保安團長共同組成一個‘三縣聯防委員會’,六個人均是委員,遇有重大匪情或川邊土司進犯,就由這個聯防委員會開會討論處置辦法。”

“三縣聯防委員會?”

在場眾人都開始琢磨這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