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已許了人家?瞧她打扮,似乎並未出閣。”
“還沒許人呢。書香門第,眼界高,當年翠旖的父親曾說過,翠旖非舉人不嫁。”
“啥?”
田勁夫從地上蹦了起來,大眼瞪小眼。
“現在共和了,咋還這麼守舊?不要說共和時代沒有科舉了,便是前清時候,那科舉也在幾年前就廢了!咋的,那翠旖的老爹是想瞧瞧什麼叫‘移風易俗’?現在共和政府在倡導新文化,這過去的包辦婚姻也該廢除了!”
“誰說不是呢?可翠旖的父親考了一輩子科場,寒窗苦讀,皓首窮經,數十載寒暑的忙碌,卻只得了個秀才的功名,翠旖的兄長連秀才的功名也沒得到,也難怪他不服氣。不過話又說回來,就他們那小地方,方圓百里之內也找不出幾個舉人來,以前倒是有幾個老舉人喪偶,打算續絃,曾託人去說媒,不過翠旖父親卻沒答應,畢竟是掌上明珠,卻也不能太委屈了,而且當時還小,不是出閣的年紀。”
劉慶恩從桌下拿著個包裹站起身,也沒去看田勁夫,徑直走向總司令。
田勁夫急忙跟上幾步,說道:“現在已經沒有什麼科舉了,過去的前清舉人功名只怕共和政府也不會承認,如此說來,這翠旖的終身大事也得變一變要求了。”
第246章 新女性與新武器(下)
見衛隊長左一句“翠旖”右一句“翠旖”,與他身上那身軍裝實在是不相稱,總司令覺得有必要規範一下革命軍人的形象了。
“田勁夫,哪裡那麼多廢話?找幾個茶杯,斟酒!吃完了飯,咱們還要去拜會熊味根,看看咱們光復會的革命同志到武漢來做什麼。”
趙北呵斥兩聲,總算是讓衛隊長閉上了嘴。
這時劉慶恩已將那隻布包拆開,放在了桌上。
“這是樣槍?”趙北的注意力終於也轉移了方向,拿起桌上那堆零件仔細研究。
“現在就製出兩杆樣槍,一杆正在靶場試槍,這杆我留在身邊,看看能不能再改進改進,這槍畢竟不是步槍,不講究射程,關鍵就是越簡單越好,只有這樣成本才能降下來。”
劉慶恩說了幾句,接過零件組裝起來,不多時,一杆樣子奇特的短槍就出現在眾人眼前。
“這是什麼槍?”蔣方震沒有見過這種槍,所以有些奇怪。
“衝鋒槍。”
田勁夫探過頭來嘀咕了一句,將手裡的幾雙筷子比劃了一下,又道:“總司令設計的。”
“衝鋒槍?好名字。”
蔣方震接過槍,摸了摸,“嘩啦”一聲拉了一下槍栓,又看了看側面的那個進彈孔,問道:“這槍用得是手槍子彈?”
趙北將手裡的那隻弧形彈匣遞了過去,說道:“用得是毛瑟自來得手槍的子彈,口徑七點六三毫米。另外,這槍可不是我設計的,我只是畫了個殼,內部的零件、結構什麼的都是劉督辦設計,他才是這衝鋒槍的發明人!”
“哪裡,哪裡!若不是總司令畫得草圖,我也琢磨不出這種衝鋒槍。其實這槍本身也沒什麼,結構、原理與歐洲正在興起的自動手槍區別不大,而且相比手槍,這槍更易製造,其實我也是照葫蘆畫瓢,照著外國手槍和自動步槍琢磨出來的,不過現在還沒有試完槍,也不知道好用不好用。這槍有個好處,那就是火力猛、結構也不復雜,而且由於槍管短,加工方便,現在是沒有趁手的機器,如果有趁手的機器,這槍造起來可比步槍快,這槍若是製造成功了,咱們中國人可就算是走在強國前頭了。”
劉慶恩在一邊謙虛,沒敢貪功,不過那臉上的神情卻是相當的興奮。
其實這杆衝鋒槍是趙北根據記憶畫的草圖,外形模仿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著名衝鋒槍MP18設計,但是就跟他“設計”半自動手槍和菲亞特雙翼戰鬥機一樣,他也僅僅只是畫一個外殼,至於衝鋒槍內部的結構,他這個半調子軍迷確實也是畫不出來。
所以,嚴格說起來,這杆衝鋒槍確實是劉慶恩主持設計的,趙北的功績只是給了他一個新的思路,僅此而已。
趙北萌發設計衝鋒槍的念頭是在徵川之戰之前,鑑於步槍的匱乏,共和軍和革命衛隊急需一種便於大量製造的廉價武器,“滿天星”步槍只是滿足了部隊的部分需求,要想充分利用兵工廠資源,就必須再製造一種火力更猛、結構也不復雜的武器,於是衝鋒槍就出現在總司令的武器更新計劃中。
趙北根據記憶畫了草圖,考慮到加工能力,他選擇了較為原始的衝鋒槍MP18,但是由於原槍的彈匣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