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會被這件案子牽連,恐怕他的政治前途也會就此終止,至於個人威望,也將遭到沉重打擊。
這與真相無關,只與政爭有關。
政治鬥爭手段中,“潑髒水”也是屢試不爽的高招之一,揭發陶成章遇刺案真相,表面看是對陳其美的打擊,可是實際上真正想打擊的政治人物卻是那位孫先生。
作為一個對南方革命派抱著強烈同情態度的人,伍廷芳對同盟會和孫先生有著極強的好感,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才不希望孫先生的威望遭到削弱。
但是伍廷芳已經沒有辦法阻止孫先生的威望遭到削弱了,原因不僅僅在於那些記者,更在於那位田勁夫田上校,這個人的出現表明,關注陶成章遇刺案的人很有力量,那個人或許就是現在的民國大總統趙北,而趙北之所以派田勁夫帶著汪兆銘到司法部出首告發,其目的之一,或許就是在提醒伍廷芳,這個案子,司法部必須接手。
有的時候,作為上位者,確實不便直接告訴手下該怎麼做,於是藉助於暗示的手段,現在,伍廷芳收到的或許就是一個暗示,作為一個對同盟會有著強烈好感的司法總長,由他來接手這個案子,顯然可以堵上同盟會激進分子的嘴。
無論事實的真相到底是否如伍廷芳所分析的那樣,目前最緊要的事情就是如何避免這件懸案牽連更多的人,包括伍總長自己,既然同盟會和孫先生已經落入轂中,那麼伍廷芳現在所能做的事情就是獨善其身,並在職權範圍之內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汪兆銘,既然你願意出首告發,那麼,這件案子司法部會進行討論的,討論之後,將交由法庭處理。如此安排,你可滿意?”
望著面無表情的汪兆銘,伍廷芳淡淡說了幾句,心裡卻是嘆息,或許唐紹儀對此人的評價是中肯的,“朝三暮四、一心鑽營”,或許汪兆銘被人許了好處,或許此事確實是他良心發現,總之,開弓沒有回頭箭,從此之後,他汪某人恐怕就不能再與昔日的那些革命同志站在一起了,甚至因此而上了暗殺黑名單也說不定呢。
伍廷芳在為汪兆銘的前途而擔憂,與此同時,汪兆銘自己也在那亂哄哄的腦子裡琢磨著自己將來的發展道路。
沒錯!此次到司法部來告發陳其美,汪兆銘就是受人指使,而那指使之人不是別人,正是現在的民國大總統趙北。
其實,陳其美到底是否真的派人刺殺了陶成章,汪兆銘心裡並沒有十足的把握,雖然他也知道,陳其美對陶成章擊敗孫先生而擔任國民黨的黨魁一事懷恨在心,並曾揚言給陶成章“一點顏色瞧瞧”,可是畢竟他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陳其美就是刺殺陶成章的幕後黑手,像這種事情,陳其美一向謹慎,絕不會到處宣揚,而且汪兆銘又一向以同盟會的筆桿子形象出現,即使需要派人去刺殺什麼政客,陳其美也不會去找他汪主筆。
所以,陳其美根本就沒有參與什麼“刺殺密謀”,他完全是一個被人利用的工具,一個在前臺表演的木偶。
但是趙北與汪兆銘密談此事的時候,卻十分肯定陶成章就是陳其美派人刺殺的,甚至這位總統先生還明確的提到了槍手的姓名:蔣志清。
蔣志清,這是學名,此人是浙江奉化人氏,在日本留學,學習軍事,革命之後也回了國,整天跟著陳其美東跑西顛,但是陶成章遇刺身亡之後,此人卻不見了蹤影,而據陳其美說,蔣同志去了外地公幹,至於幹什麼,汪兆銘沒問,陳其美也沒提,直到總統先生說起,汪兆銘這才發現了這其中的蹊蹺,不過總統也只是空口白牙,拿不出確鑿的證據,汪兆銘也是心存疑慮。
疑慮歸疑慮,但是汪兆銘還是同意了總統先生開出的交換條件,這個條件也不復雜:他汪某人以“汙點證人”的身份到司法部告發陳其美,而作為回報,總統先生不僅會赦免他“參與密謀”的罪名,而且將會給他一個政府裡的高階職位,讓他衣錦還鄉。
雖然總統先生沒有明說會給他什麼職位,可是汪兆銘心裡清楚,沒有總統的支援,他連一個小小的司員都當不上。沒錯,他心裡也明白,總統這是指桑罵槐的計謀,明著對付陳其美,實際上卻是奔著同盟會孫先生而去的,他汪某人告發陳其美,就等於是背叛了同盟會,也背叛了孫先生,無論陶氏遇刺一案孫先生是否知情,這件懸案一旦再起波瀾,那麼他汪某人就無處可去了,只能依附在總統的庇護下,指望著總統的提攜步步高昇,最終位極人臣。
位極人臣,這不正是他汪某人當初投身革命的動機之一麼?雖然當時更主要的動機是為了驅逐韃虜、光復中華,可是既然現在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