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接任美國駐華公使,“代理公使”前的那“代理”兩字有望去掉,那麼以後,他就是美國政府派駐中國的全權代表了,與他搞好關係,對於趙北今後的戰略實施是非常有幫助的,所以,無論司戴德推薦的這些經濟顧問是否是來混飯吃的,都必須以禮相待。
雖然總統先生只是將這“經濟顧問”當成是混飯吃的,但是斯派克先生倒是盡心盡力,在從北京趕往山海關的這一路上,他與另外幾名顧問一同草擬了一份經濟改革計劃書,並在趙北結束了城防參謀會議之後將計劃書鄭重其事的呈送給了這位年輕的總統先生。
“你們的意思是,直接採取金本位?”趙北問道。
“是的,我們認為,貴國當前最緊要的工作就是廢除銀本位,改行金本位,這有利於更好的融入國際市場。我們認為,只要資金充裕,金本位的確立並不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斯派克非常樂觀的說道。
趙北翻看了一下計劃書,果然,這些美國經濟顧問到底沒有超越這個時代,他們的主張與現在的世界主流經濟界主張完全一致,那就是建議中國中樞政府廢除已在這個國家實行了數百年的銀本位制,改以金本位制,在這種貨幣制度下,紙幣可以直接兌換黃金,美國鈔票之所以被稱為“美金”,也正是這個緣故,英鎊之所以別名“金鎊”,也是同樣的緣故。
這個時代,多數經濟強國都實行的是金本位制,就連以前採用銀本位制的日本也利用甲午戰爭之後掠奪的戰爭賠款改行了金本位制,以與國際市場接軌。
但是作為穿越者,趙北卻知道,這個金本位制將最終退出歷史舞臺,黃金將與貨幣價值分離,這不是人力可以改變的,因為黃金的儲量是有限的,而世界市場所提供的商品卻是趨向於無限的,所以,黃金只會變得越來越貴,再也難以承擔貨幣的職能,世界頭號強國所發行的紙幣將最終統治世界經濟。
所以,在趙北看來,現在是否實行金本位制並不是經濟改革中最迫切的事情,因為對於中國來講,現在最重要的經濟改革事務是統一幣制,先把貨幣統一起來,然後再談別的。
清朝建立之後,貨幣制度較為穩定,以銅錢、銀錠為主要貨幣形式,其中的銀錠因為鑄造並不統一,因而重量、形制也不統一,這本身就已顯得混亂,清末國門洞開之後,各國貨幣大量湧入中國,其中的機制銀元因為交易方便而廣受歡迎,這就加劇了貨幣的混亂局面,迫於洋錢競爭壓力,同時也是為了從中漁利,清廷於光緒初年正式開鑄銀元,即所謂的“龍洋”,但是這種銀元因為鑄造量太少,再加上中樞權力衰微,終究沒能成為法定貨幣。
現在,滿清王朝已經覆滅,共和政府建立,這統一全國貨幣的任務就落到了趙北肩上。
考慮到國民的使用習慣,趙北還是決定先發行銀元,同時發行可與銀元自由兌換的紙幣,待時機成熟之後,再廢除銀元,僅以紙幣、銅幣作為法定貨幣流通,至於黃金、白銀,則作為國家儲備。
但是美國經濟顧問卻告訴趙北,如果不能確立金本位制的話,那麼,對於中國商品來講,在出口的時候會比較麻煩,而且白銀的開採量逐年提高,導致白銀持續貶值,遠不如黃金可靠,所以,在美國經濟顧問看來,目前的首要任務不是統一幣制,而是廢除銀本位制。
在趙北看來,這叫“捨本逐末”,他當然不會批准這份計劃書,不過他也不會當面駁了這位經濟顧問組組長的面子,於是收下計劃書,撂下一句“我會召集工商部商議此事”,之後便吩咐一名副官領著斯派克先生去遊覽山海關關城去了。
至於總統本人,繼續留在城防司令部裡,與十幾名高階參謀商議應對東三省局勢。
這十幾名高階參謀都是趙北的左膀右臂,藍天蔚、蔡鍔就不必說了,蔣尊簋、傅良佐、姜登選、孫傳芳、顧品珍、曲同豐、陳宦……這些在歷史上要麼大名鼎鼎、要麼小有名氣的歷史名人現在都是趙北的部下,這些人基本上都曾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深造過,有的人已完成了學業,有的人在革命爆發的時候尚未歸國,有的人從一開始就堅定的站在了革命黨人一邊,有的人則曾短暫的迷失在北洋集團那邊……不過現在,他們都站到了趙大總統一邊,有的人在地方指揮軍隊,有的人則在侍從室擔任總統副官,無論現在從事何種工作,他們都是總統的部下,如果他們對總統一直忠心耿耿,那麼將來的前途必然不可限量,這一點,他們心裡明白,所以,總統指向哪裡,他們就將衝向哪裡。
這個國家太虛弱了,對於這一點,軍人看得最清楚,相比國會里的那些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