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這說起來就不是一言兩語可以說明白的。其實黎宋卿是在自己寓所裡捱得炸,那顆炸彈就放在他的書房裡,是一個香菸罐,就藏在離書桌不遠的痰盂後頭,裡頭裝得是猛炸藥,似乎是用一隻鬧鐘引爆,威力很強,半間書房都被炸塌了。”
“難道黎宋卿的書房誰都可以進出?”張一麐追問了一句。
李燮和搖了搖頭,說道:“黎宋卿是國會參議院議長,他的書房裡放了許多國會檔案,這書房當然不是誰都可以進出的,只有黎宋卿本人和幾個黎府的僕人可以進出,所以我剛才說黎宋卿的傷勢說重不重,說輕不輕,因為這顆炸彈就是黎府的一個僕人藏在書房裡的,黎宋卿軀體之傷不重,可是這內心之傷甚重,他傷心啊,平時待僕人不錯,可是到頭來卻被僕人背叛,箇中滋味,恐怕也只有黎宋卿自己體會得明白了。”
“黎府僕人安裝的炸彈?已經證實了?這個人為何要謀害黎宋卿?”楊度連珠炮似的發問。
“安裝炸彈,最有嫌疑的是黎府的一個馬弁,雖然目前只是黎宋卿自己的揣測,不過種種跡象表明,安裝這顆炸彈的人肯定是熟悉黎宋卿生活起居習慣的人,不然的話,不會卡好鐘點,正好在黎宋卿在書房裡練字帖的時候引爆炸彈。幸虧當時國會過來幾名議員,想請黎宋卿赴宴,黎宋卿離開書房去會客,前腳剛走,後腳書房裡的炸彈就響了,當時黎宋卿距離書房只有幾步遠,炸彈崩飛了窗戶,正砸在他肩膀上,當時就昏了過去,等其他人趕到書房時,卻見書房已塌了一半,若不是那幾名議員來拜訪的話,恐怕黎宋卿也要步陶煥卿、宋鈍初的後塵了,那麼民國政界又多了一位殉道者。黎宋卿甦醒後,派人將寓所的那些下人都叫來,一一問過,後來發現一個馬弁不辭而別,那個馬弁是黎宋卿的黃陂同鄉,論起輩分,還得喊黎宋卿一聲‘老舅’,可是現在黎宋卿遇刺,那人卻不辭而別,這未免有些不打自招的味道。”
李燮和的話讓楊度和張一麐略微瞭解了黎元洪遇刺的前後經過,不過兩人也更糊塗了。
“如果是馬弁安裝的炸彈的話,那麼是否是私怨呢?如果不是私怨,那麼又是誰在幕後主使呢?現在那個馬弁逃走了,如果抓不住的話,恐怕也是弄不明白這裡頭的利害關係。”
楊度的話同時也是張一麐正在思考的問題,不過李燮和卻並不關注這些問題。
“二位,還沒明白麼?無論是誰策劃了對黎宋卿的刺殺,都是對共和制度的威脅,所以,無論如何,這件刺殺案一定要有個說法。總統派二位過來,一則是請你們詳細整理一份報告,提交國會,二則是請你們過來協助黎宋卿,現在黎宋卿已緩過勁來,堅持要主持國會北遷事宜,他點名請楊皙子過來協助他,因為你對憲政一事很是瞭解,由你協助,黎宋卿肩上的擔子才會輕一些。”
李燮和的話讓楊度有些詫異,不過隨即回想起上次在武漢黎元洪對他的禮遇,他的心裡也就釋然了,不過在他看來,此次之所以能夠到上海做國會“特別調查員”,最根本的原因恐怕還是趙北打算接收北洋政治遺產的緣故。
自從徐世昌下野之後,北洋集團就已經分崩離析了,北洋軍被併入了那個“國防軍”,北洋的政客們也紛紛改換門庭,有的投向了立憲會,有的則歸順了聯合陣線,而楊度和張一麐則選擇了歸順聯合陣線,因為他們並不看好立憲會,也不看好那個北洋文治派金蟬脫殼之後的“實業俱樂部”,所以,他們明智的選擇了歸順趙北。
楊度本來還擔心趙北不肯接納他,畢竟他以前是袁世凱的心腹親信,而且也曾與趙北做過對頭,但是實際情況卻是,趙北對於楊度的歸順很是歡迎,並且立即委任他做了總統府高階參議,是那種可以直接跟趙北說得上話的職務。
雖然不清楚趙北對他的“欣賞”是真是假,但是楊度並沒有過多的揣摩趙北的心思,畢竟,只要還能呆在政壇上,只要還能呆在權力的中心位置,那麼,他楊度楊皙子就能在中樞發揮作用,無論這種作用是大是小,至少比那些被排擠出權力圈的人要強得多。
改換門庭,這只是楊度向趙北靠攏的第一步,要想真正成為趙北的肱骨之臣,楊度必須拿出他的本事。
第424章 利益互補
此次奉命南下上海,楊度確實是打算做出番成績的,讓趙北看看自己的能力,讓總統先生明白,楊皙子不僅是塊幕僚的料,更是封疆大吏的料,將來時機成熟,他楊某人也是要毛遂自薦擔當重任的,就算做不了省長,也要做個總長。
所以,當明白黎元洪點名要自己南下輔佐他之後,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