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世界局勢劇烈變化,這絕不是危言聳聽,這或許就是所謂的“四兩搏千斤”。
明白了這一點,也就明白了英國公使的擔心所在,而且也就能夠理解德國在這件事上的立場了。
沒錯,對於中國與俄國合作修建內外蒙古鐵路這件國際事件,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甚至拍發賀電去俄國,向俄國沙皇“祝賀”這條鐵路建設方案的達成,因為德國皇帝也希望利用這條鐵路告訴俄國沙皇這樣一個淺顯而簡單的道理:歐洲都是硬骨頭,會啃壞牙齒的,還是回遠東吧,那裡有一塊肥肉,而且日本那條看門狗也已經被那位“遠東狂人”給折騰的筋疲力盡了。
德國在一旁幸災樂禍,美國也在後頭打趣,緊跟著德國皇帝的賀電,美國總統塔夫脫也給中俄兩國中樞政府拍發了賀電,祝賀兩國在商業與貿易上取得的“長足進展”,當然,在電報的末尾,美國總統也沒忘了提醒一下,根據“利益均沾”原則,美國商人和財團也應該在中國的商業與貿易中分享好處,那麼,那個宏偉的“大十字鐵路計劃”確實應該立即啟動了。
眼看著英國利益差不多快被許多國家給忘記了,英國政府急紅了眼,英國外交大臣親自給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先生拍發電報,下達了措辭嚴厲的訓令,用朱爾典自己的話來形容,那電報上的內容是用“瘋狗一樣的語氣”在“狂吠”,雖然對上司的失態舉動表示“遺憾”,但是朱爾典還是很快履行了自己的職責,連夜帶著助手草擬了一份外交備忘錄,並在次日邀請中國外務總長唐紹儀前往英國駐華公使館,鄭重其事的將這份外交備忘錄交給了唐總長,用這種有違外交禮節的行動向民國政府表示了不滿。
現在,那份外交備忘錄就擱在唐紹儀面前的辦公桌上,封面上的那面米字旗格外醒目,彷彿在提醒唐總長,英國的尊嚴是不容忽視的,英國的軍事力量和外交力量也是不容忽視的。
其實外交備忘錄上也沒提什麼苛刻的條件,不過就是參照俄國的那個“庫歸鐵路計劃”草擬了一個新的鐵路計劃,這條鐵路由杭州出發,橫穿浙江、福建,直達廣東境內,並最終與那條廣九鐵路接軌,這條鐵路也是中外合資修建,建成之後,應該也參照中俄庫歸鐵路組織一箇中外聯合鐵路公司,共同管理一切事務。
如果這條鐵路建成的話,那麼,從南京出發,透過滬寧甬鐵路,就可以直達廣州城,從這個路線就可以看出來,這實際上就是美國財團當年的那個“粵漢鐵路”的東部平行線,一旦鐵路建成,這兩條鐵路就存在競爭情況。
現在,美國財團的“粵漢鐵路計劃”已經擴充為“大十字鐵路計劃”,面對野心勃勃的美國財團,英國政府的這個“浙粵鐵路計劃”與其說是為了爭奪鐵路利益,倒不如說是在維護英國政府的面子,因為這條鐵路離海岸線太近了,在這樣一個輪船航線日益發達的時代,這種鐵路規劃顯得有些傻氣,就連唐紹儀這個外行也能看出這條鐵路至少目前來講是無利可圖的。
不過大英帝國的面子問題很重要,這一點,剛才朱爾典先生已經數次暗示過了,對於這條鐵路,英國政府是志在必得,無論中國中樞政府怎麼想,英國政府都不會放棄這個鐵路計劃,除非俄國放棄庫歸鐵路計劃,否則,英國必須在年底之前拿到“浙粵鐵路”規劃建設方案。
必須承認,英國公使給的期限還是比較寬裕的,現在是秋天,離年底還遠著呢,中樞政府有充足的時間考慮和討論這個由英國公司提出的合作修建鐵路的“建議”,這或許可以看作是英國政府做出的一個姿態,畢竟,現在掌握這個國家權力的人是一位“遠東狂人”,對於英國政府的面子問題,這位軍事強人一向不怎麼在意,英國政府不想再被人打臉,至少在從歐洲事務中抽出身來之前,英國政府是不可能把力量投入遠東地區的。
這一點,唐紹儀也看明白了,所以,他才不是那麼急著將英國公使遞交的這份外交備忘錄轉交給民國總統。
唐總長命令下達之後,幕僚和顧問們很快就趕到了會議室參加會議,讓他們驚訝的是,一同趕來的還有詹天佑這名鐵路專家,他這幾天就在北京城裡,挑選一些從武漢調來的青年學生,據說是打算為鐵路建設培養後備人才,所以,唐紹儀一個電話,詹天佑就趕了過來。
不過詹天佑現在的精神狀態可不怎麼樣,一副垂頭喪氣的模樣,旁人好心去問,他也只是搖頭嘆息,不肯說原因,倒是唐紹儀趕過來之後的一番話才使眾人明白詹天佑為什麼如此沮喪。
“眷誠,你也不必如此沮喪,庫歸鐵路雖然採用俄製鐵軌尺寸,與京漢路、京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