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部分(1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究其根源,在於軍權之不統一,也在於財權之不統一,若想南北和衷共濟,若想避免同室操戈,必須先統一軍權、統一財權,進而統一政令,使南北聯為一體,則國強民富之中國指日可待矣!

國強,離不開軍強,軍強,離不開諸位,離不開這臺上臺下的全體將士!何以強軍?不過軍令統一,上下齊心而已!蒙國民抬愛,趙某身為民國大總統,陸海軍總司令,自有統率全軍之憲法責任,國家元首,便是本國軍隊天然最高統帥,統帥之令,便是國家之令,國家之令便是國民之令,命令一下,全軍將士無論軍銜高低,無論資歷深淺,均有服從軍令之責,保國即是保家,保家必須保國,若無國,何來家?

當今世界,強權即為公理,弱肉必為強食,中國現為弱肉,如何避免被強國吞食?唯靠諸位將士而已!趙某不才,願與諸位將士同甘共苦,願與諸位將士上下齊心,為中國之崛起、強盛奮鬥到底!生命不息,戰鬥不止,強我中華,功成身退。”

趙北的演講對於士兵們來說,或許過於深奧了些,但是不必擔心,那些基層連隊裡的“文化教員”很快就會將總司令的意思用淺顯的語言傳遞給基層官兵,這固然是說教,但是卻不可或缺,一支沒有精神支柱的部隊,武器再好也是行屍走肉,不堪一擊。

總統的演講很快結束了,午飯時,總統是在基層連隊用餐,吃得是與士兵一樣的飯,一樣的菜,而且與他的演講一樣,總統的這頓午飯也將透過報紙告訴國民一個最基本的道理:

上下同欲者勝。

第444章 洮南

作為民國陸海軍最高統帥,趙北親自趕去長辛店為國防軍暫編第105師授旗,這本身已經表明他對軍事力量的重視,而作為總統關注的重中之重,東三省的局勢和廣東的局勢都是民國中樞政府關注的重點。

為了解決“廣東事變”引起的南方動盪局面,中樞政府已經派遣海陸大軍南下平叛,雷霆萬鈞之勢,絕非區區龍濟光那幫跳樑小醜可以抵擋,現在,廣東的局勢已在中樞決策中退居第二的位置,中樞開始將主要注意力轉向北方,盯住了東三省。

東三省,那裡的複雜局面遠不是廣東可比的,由於日本、俄國分割了東三省的勢力範圍,中國中樞政府要想在那裡有所作為,就必須多動些腦筋。

實際上,此次國防軍暫編第105師的新駐防地就是山海關,這裡控扼關內外交通,進可以攻,退可以守,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共和政府成立之後,北洋陸軍曾在這裡駐紮了大量精銳部隊,猶以曹錕的北洋陸軍第三師為佼佼者,但是自從南北大戰爆發,山海關的北洋軍幾乎全部南調,而曹錕的北洋陸軍第三師也在河南信陽全軍覆沒,如此一來,現在防守山海關的除了少數北洋部隊之外,剩下的基本上就是地方部隊了,而其中又以張作霖的部隊為主。

張作霖現在不僅是北洋第十六師師長,而且還是遼寧鎮守使,作為一個綠林出身的江湖好漢,他能混到這一步,恐怕主要原因還在於這個混亂的時代。

時勢造英雄,沒有時勢,英雄是不會出現的,時勢出現,但未必誰都可以成為英雄,有的人或許只能做一個梟雄。

張作霖就是一個梟雄,至少他的部下是這麼認為的。

在這些將張作霖視為梟雄的人裡,以王永江最具代表性。

王永江字岷源,遼寧金縣人氏,清貢生出身,才名冠居鄉里,日俄戰爭之後,清廷在東三省試行改制,行新政,劃省份,這些事務都離不開當地名士的鼎力支援,於是,在東三省總督徐世昌的保薦下,王永江走上仕途,歷任奉天民政司政史、東邊道尹、遼陽巡警總局局長等職,“戊申革命”之後,徐世昌宣佈東三省“保境安民”,實際上成為了東三省的土皇帝,而王永江也一步登天,做了徐世昌的高階顧問,專門負責民政事務和財政事務。

王永江本欲做出番事業,報答徐總督提拔之恩,但是沒等他做出番成績,徐世昌就去了北京,接替袁世凱當了民國臨時大總統,徐世昌本想將王永江調到身邊協助,但是調令剛剛發出,國會彈劾總統案就爆發了,不久之後,徐世昌悽然下野,而當徐大總統辭職、趙大總統接任的訊息傳到王永江耳朵裡的時候,他正在收拾行李準備南下,去北京輔佐徐世昌。

徐世昌倒臺了,王永江也失去了靠山,不僅南行之議擱淺,而且在東三省的位置也被人取代了,不過短短几天工夫,昔日的政界明星就成了坐冷板凳的失意政客,王永江心中的淒涼或許只有他自己才明白了。

冷落王永江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