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部分(2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人是吳俊升,徐世昌去北京接任總統之後,吳俊升就暫時署理東三省總督的職務,但是不久之後,傳出徐世昌有意以張作霖取代吳俊升為東三省總督的風聲,結果吳俊升與徐世昌的關係出現了裂痕,明白了這一點,也就明白為什麼吳俊升會在徐世昌下野之後落井下石的剪除徐氏在東三省的勢力了,王永江作為徐世昌一手提拔起來的“政界明星”,自然被吳俊升拉進了免官的黑名單,靠山一倒,王永江自然也就失了勢,坐了冷板凳。

徐世昌剛一下野,吳俊升就迫不及待的對其落井下石,將徐氏門人一掃而空,這種做法在王永江看來就是“鼠目寸光”,這樣一個純粹的武夫是成不了什麼大事業的,即使他不趕王永江走,王永江也是會自動請辭的,既然是亂世,那麼像王永江這樣的文人也有著自己的打算,不能做一方諸侯,也要做個輔佐諸侯的良相能臣。

王永江沒坐多久的冷板凳,就有人來請他出山做自己的“良相能臣”了,這個人就是張作霖。

張作霖雖然是綠林出身,但是這眼光、氣魄卻不是那幫綠林同行們可以相比的了,他深知“武打天下文治國”的道理,現在既然是亂世,就靠那幫綠林手下,做個土皇帝沒問題,但是若想做一方諸侯,與中樞分庭抗禮,沒有懂得治國平天下謀略的文人輔佐是不行的,所以,他開始蒐集文臣。

之所以先去請王永江出山,這實際上是出於徐世昌的推薦,說句實話,徐世昌雖然下野了,但是並不代表他不關心時政,對於吳俊升落井下石的行為,徐世昌也是非常惱火,不管是出於報復的心理,還是出於穩定東三省局勢的考慮,徐世昌向張作霖推薦了王永江。

張作霖和王永江過去曾在一起共過事,兩人之間也曾有過摩擦,但這並不妨礙兩人再次合作。

張作霖身為遼寧鎮守使,按說他的職權範圍就是軍事問題,但是他卻對王永江這幫文人感興趣,這本身就已證明了他的野心,所以,王永江也沒推辭,這樣一個禮賢下士的梟雄人物正是他願意輔佐的物件,前途比那個吳俊升要光明得多,至少不會四面豎敵。

王永江一出山,剩下的事情就容易許多,在王永江的幫助下,許多被吳俊升罷黜的官員紛紛聚攏到張作霖身邊,為他的戰略計劃出謀劃策,以便早日將整個遼寧納入北洋第十六師的勢力範圍。

現在吳俊升依然署理著東三省總督的職務,中樞既沒有流露出讓他滾蛋的意思,但是也沒有明白說過要繼續保留這個“東三省總督”的官位,前段時間就在傳聞,說中樞打算撤消“東三省總督”,改以省長負責民政、財政,督軍負責軍事事務,所以,吳俊升可能很快就會下臺,到了那時候,或許就是張作霖做“遼寧王”的時候。

明白了這個背景,也就明白張作霖為什麼將第十六師的師部和遼寧鎮守使府設在洮南,而不是省垣奉天。

張作霖是想避免與吳俊升過早的直接接觸,修養生息,儲存實力,以便在關鍵時候以雷霆萬鈞之勢撲向奉天,做他的“遼寧王”。

也正因此,王永江這幫輔佐梟雄的文人也在洮南。

現在,王永江就坐在第十六師的師部裡,替張作霖批閱一些政務公文,這都是關於民政事務的公文,現在的遼寧,基本上被吳俊升和張作霖一分為二,東邊是吳俊升的地盤,西邊是張作霖的地盤,雙方井水不犯河水,現在基本上相安無事,而在遼西地盤上,張作霖最近正在督促軍隊訓練,這民政的事務自然只能全權交由王永江處理。

王永江處理民政事務自然是得心應手,這讓張作霖很滿意,而王永江也一心要報答知遇之恩,今天按說輪到他休息,可是他還是來到師部,親自批閱公文。

正忙著就一份旗地拍賣檔案批註意見,一名張作霖的副官匆匆走進師部,將一封電報交給了王永江。

“王先生,咱們大帥叫我把這封電報拿給你,叫你見了電報之後,馬上去見他。剛才去你家裡,你不在,一打聽,才知道你在師部,早知道的話,我就直接過來了。”

王永江接過電報,向那上頭掃了幾眼,心中也是一凜,於是二話不說,戴上帽子就跟著那副官離開師部,騎馬趕去校場。

張作霖就在校場練兵,見王永江過來,指指校場邊的一座草棚。

王永江先進了草棚,在一張長凳上落座,不多時,張作霖也走了進來,還沒坐下,就將軍帽一扔,罵了幾句。

“媽了個巴子!吳光新那小子要到山海關,現在拍電報過來,叫老子去山海關迎接他,這叫個什麼事?論歲數,我比他大五歲,論資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